【一季度快報】創新求變,直面挑戰
自2月下旬開始,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企業復工復產的有效推進,全行業產能得到較快恢復,出口訂單明顯增多。但受供應鏈及下游行業復工遲緩、交通物流不暢等影響,一季度行業主要運行指標均呈負增長態勢,經濟運行壓力持續增大。
我們來看一季度的數據快報和分析解讀。
1. 生產同比下降
受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在春節后的復工復產時間較往年推遲約15-20天,截止至4月初,行業復工率達到94.9%,人員返崗率達到90%,產能恢復至75%。
由于復產時間推遲和產能恢復較慢,導致一季度行業生產呈現兩位數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縫制機械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工業增加值增速-31.5%,較1-2月降幅收窄10.6個百分點,但遠低于國家工業-8.4%的均值。
2. 內銷出口下滑
自疫情爆發以來,行業內外銷需求相繼呈現緊縮態勢,行業銷售同比大幅下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縫制機械行業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累計營業收入52.8億元,同比下降26.43%。
受此影響,一季度我國縫制機械內銷市場需求不振,銷售同比大幅下滑,據協會統計和測算,一季度行業百家骨干整機生產企業內銷額同比下降41.69%,初步估計全行業內銷額同比降幅超過50%。另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工業縫紉機1.18萬臺,進口額2112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7.10%和33.74%。
出口方面,春節后受復工慢、產能不足、物流受阻等因素影響,行業出口較去年同期明顯下滑。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出口縫制機械產品4.79億美元,同比下降12.87%,各大類產品出口全線下滑。其中,工業縫紉機出口79.7萬臺,出口額2.55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0.22%和8.72%。
一季度末,受國外疫情快速蔓延影響,國外需求開始陷入觀望,部分國家因封城、物流停滯等導致訂單取消,據協會3月底開展的行業問卷調研結果顯示,有近82%的受訪企業表示開始有因疫情影響而導致的國外訂單取消現象,行業出口壓力陡增。
3. 運行質效下降
在復工復產延緩、產銷大幅下滑的影響下,一季度縫機企業收入和利潤大幅萎縮。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行業233家規模以上縫機生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2.77億元,同比減少26.43%;實現利潤總額1.56億元,同比減少64.18%;營業收入利潤率僅為2.95%,同比下降51.31%,低于同期全國規上工業企業3.94%的均值。一季度縫機企業資金回籠減緩,成本支出負擔沉重,經營壓力持續提升,行業運行質量下降。
4. 縫企搶抓機遇,創新求變
面對疫情對產業發展帶來影響和變革,為緩解國家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極度緊缺的狀況,我行業如上工申貝、標準、匯寶、邁邦、瓊派瑞特、澳拓美盛、中縫重工等骨干企業,在春節期間克服重重困難陸續提前開工復產,靈活調整,充分發揮產能、技術和生產優勢,研制口罩機、熱風機等重點防疫裝備,快速實現量產并投入市場,在支持國家乃至全球抗擊新冠疫情事業的同時,實現了企業穩健經營和發展。
一批骨干企業則選擇聚焦強化縫制設備主業,積極化危為機,充分利用疫情下產銷放緩契機,加大補短板、練內功,在科技創新、質量提升、人員培訓、營銷模式升級以及擴大內需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高質量發展。
在這場疫情戰役中,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響應中央號召,通過積極努力和創新求變,展現出強大發展韌勁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為支持國家“六穩”、“六保”和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