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紡織服裝訂單取消!停產裁員!越南工廠面臨生存危機!
- 越南紡織服裝行業4月開始面臨訂單取消或延后的第二波沖擊,多家工廠停工裁員。
4月20日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
越南臺商經過上一波中國大陸停工造成的斷料危機后,又因歐美疫情加劇、以外銷為主的臺商,4月開始面臨訂單取消或延后的第二波沖擊。
其中又以家具、鞋業、紡織首當其沖,中型臺資廠面臨生存危機。
4月中,隨著歐美疫情加劇,以外銷為主的臺商,因主要消費市場停擺,客戶訂單也隨之遞延或取消。
其中,臺商分析,紡織業的指標大廠,如聚陽、廣越,制鞋大廠寶成、豐泰、鈺齊等,都因大廠體質較好、尚可支撐,但同產業的中型臺廠,則朝不保夕,生存危機浮現。
再以外銷歐洲市場為主的腳踏車坐墊大廠鋒明為例,董事長蔡文瑞坦言,歐洲客戶目前多半暫停活動,原先鋒明預計今年訂單能再成長,但因疫情影響延后的訂單約三成,營運狀況與去年持平。
越南家具業在這波訂單大減潮中,可謂首當其沖,外銷高端家具為主的凱勝,是少數沒有停工的臺廠,但其他臺商只能開始減薪、裁員,或者就直接停工休廠,而別無他法。
越南家具業臺商坦言,這波訂單影響相對斷料來的嚴重,僅能盡量維持工廠一定的運作,看到有同業開始停工,保守預估若歐美疫情能盡快獲得控制,最快也要到第3季才會回溫,產能恢復過往水準最快要到明年。
越南對美國和歐洲市場的
出口形勢暗淡
另據4月20日的越通社報道:
新冠肺炎疫情給越南出口活動面臨重重困難。
據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越南出口總額達590.8億美元,同比增長0.55%,進口額達562.6億美元,同比下降1.9%,實現貿易順差28億美元。
在疫情背景下,這一成果是相當不錯的。然而經濟家認為,進入第二季度,越南出口形勢將更加暗淡,尤其是對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出口。
據統計總局貿易與服務統計司副司長裴仲秀表示,大部分美國和歐洲市場的出口訂單已經暫停或取消,若第二季度疫情形勢沒有好轉,越南出口活動將受到強烈打擊。因為,除了中國以外,美國和歐洲都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場之一,尤其是對于紡織服裝、皮革鞋、水產品等產業。
越南對美國和歐洲的出口活動取決于這兩個地區疫情防控工作進展。越南企業將充分利用預計年內獲得國會通過的《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定》(EVFTA)來促進雙方貿易往來。
半個月一雙鞋都沒賣出去!
未來三個月恢復正常生產?
4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1~3月GDP數據,剔除物價變動后的實際增長率為同比下降6.8%。
與2019年10月~12月的增長6.0%相比大幅下滑,自有可比數據的1992年以來,作為季度增長率首次出現負增長。
服裝業銷售慘淡
現在最慘烈的就是鞋服行業。
根據海關總署的官網數據,一季度我國服裝鞋靴出口303億美元,較2019年一季度的398億美元,同比萎縮23.9%。
為何如此慘淡,可以看看下邊這組數據。雖然說的是美國市場,但由于美國的鞋子70%來自中國,所以,數據具有極強的正相關關系。
近日,運動鞋調研機構NPD Group發布了疫情期間的運動鞋市場數據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自3月中旬各大運動品牌的歐美門店全線關閉之后,截至4月4日,美國運動鞋市場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跌約75%。
其中,運動生活鞋銷量同比下降了75%左右,與行業整體趨勢一致。
跑步和綜訓品類所占的市場份額最大,銷量同比下降70%。
籃球鞋銷量則下降80%以上。
棒球、足球和橄欖球等領域的專業球鞋,過去半個月的銷量近乎于零,同比下降近100%。
同一時間段內,耐克的鞋類銷售額同比下降約75%,下滑程度相近的還包括阿迪達斯、Vans和New Balance等運動品牌。另外,Jordan Brand、匡威、安德瑪和斯凱奇受挫情況更為明顯,銷量同比下跌超過80%。
未來三個月恢復正常生產?
以下數據來自全球知名媒體“路透社”。不過,我個人還是認為這個調查過于樂觀。
4月17日路透社報道:
由中國美國商會、上海美國商會和普華永道中國聯合發布的調查顯示: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在華美資企業聚焦全面復工復產,關注重點從工廠關閉轉移到物流;大約68%的受訪者預計中國將在接下來的三個月恢復正常生產活動。
此項小規模調查是在3月6日至13日期間進行,旨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在華美資企業供應鏈活動的影響,調查問題涉及生產、進出口、供應鏈戰略和政策需求等方面。
調查結果指,約一半的受訪者表示運營能力低于正常水平,68%的受訪者表示產品服務需求低于正常水平;物流受限是未來一個月受訪企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供應商無法全面恢復產能緊隨其后為第二大關鍵挑戰。
政府政策方面,56%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加快復工申請批準對業務最有幫助。所有受訪者均認為中國政府出臺的扶持政策對內外資企業同樣有效。
短期來看,逾7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而計劃將生產和供應或采購業務遷至海外。計劃轉移采購的企業數量是計劃轉移生產的兩倍(24%對12%)。
另外,約40%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改變公司在華供應鏈的長期規劃;但更多企業(52%)則認為現在言之尚早。
68%的受訪者預計公司的供應鏈運營在三個月內能恢復正常,96%的受訪者預計在3-6個月內能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