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積極應對、化危為機——實現疫情下縫制機械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四)
- 全球疫情的爆發,讓全球經濟發展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也為正行進在高質量發展全面轉型之路的縫制機械產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理事長會上,各副理事長的發言圍繞維護產業鏈、開展交流合作、加強優勢互補等方面發表了很多真知灼見。
寧波德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顧志英:”以高質量發展為指引,攻堅克難
今年的市場形勢出乎意料,德鷹現在是裝配和市場兩條腿走路。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完全是史無前例的,我認為未來前景不是很樂觀,可能整體出現轉機要在2021年。面對這樣的情況,企業最主要的是保存實力,渡過難關,這是最關鍵的。寧波縫機企業現在出明顯現分化:老一輩企業,資金積累基本完成,企業決策者年齡偏大且大多實現了多元化發展,對縫機行業未來的期待性和信心稍顯不足;而新型后起企業,積累不夠多,完全依賴于整機需求,如果沒有訂單,這些零件企業生存壓力很大。
但是應該看到,行業要走向高質量發展,基礎是保障零部件的高質量發展,這是由產業鏈內在規律決定的。德鷹對實現高質量發展有明確的戰略方向和規劃,就是逐漸轉向智能化生產。去年,德鷹投入7000多萬,前道工序已經實現全部自動化,大大優化了工藝工序,節省了人工,全面提升了產品的質量,接下來會針對后道工序進行優化提升,實現以整機需求為方向,做好民族產品的發展目標。
飛躍集團副總經理
毛玲艷:挖掘市場潛力,幫扶中小微企業
今年的疫情打斷了整個企業的生產節奏,很多企業訂單只能維持1-2月。從國際上看,受疫情影響,很多國家逐漸封鎖,訂單取消,交貨暫停,更多企業也越來越感覺到了市場帶來的壓力。因此希望全行業下一步將服務市場、挖掘市場潛力作為應對嚴峻挑戰的重中之重。
此外希望國家能夠出臺更多惠及企業的優惠政策,重點關注中小微企業,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市場拓展、合作交流方面做出指導,并與金融、稅收、工商等部門進行合作,如一對一的幫扶服務等等,讓小微企業在嚴峻的形勢下更有歸屬感。同時,進一步完善行業信息平臺建設,如前一陣的口罩機、熱風機熱銷,市場上很多買賣的信息不對稱,希望我們協會發揮平臺優勢,加強企業合作交流,擴大信息交流渠道,打破區域壁壘,以更加團結協作的方式為企業合作牽線搭橋。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茹水強:持續研發,提升產業智能化水平
從目前繡花機市場情況來看,訂單僅能持續到4月中旬或4月底,國內基本是年前訂單,出口市場上,印度巴基斯坦占出口數量70-80,由于疫情關系已經停止交付了,同期下降了30%。繡花機市場一個周期為3-4年,從2017年到目前為止,2020年該是個增長期,我們預計疫情能團控制注,年底可能會有所恢復。
從疫情發生以來,大豪上下統一認識,苦練內功,決定今年的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充分將大數據、視覺識別,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與我們縫制機械行業相結合,努力提升產品的自動化、智能化的水平。下一步,我們將在自動換底線基礎上實現自動繞線功能。預期可以減少近一半工人的工作量,接下來的目標是,將自動鋪布做成全自動,打造繡花機的無人化生產車間。同時,我們設想在國內繡花機廠進行相關部署與試點,從提高企業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方面入手,在建設智能工廠方面有所突破。
啟翔針車(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董敏良:強化自身,抱團取暖
啟翔作為全球型出口企業,本次疫情帶來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且具有持續性,關鍵要看后續訂單的情況,如果訂單驟減,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為了更好應對,啟翔正在積極布局,進行了人員結構和產品架構層面的調整,并從更深層次,對企業自身內部進行了一系列優化。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希望廣大縫機企業以協會為紐帶,進一步加強各企業之間的溝通協調,行業抱團取暖,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