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曾經稀缺”的口罩 這些人大代表真是“拼了”
四川在線消息(任泉 記者 劉佳)這是一場疫情不止、抗擊不息的戰役。對手是新冠病毒,更是在疫情籠罩之下,口罩等防疫物資匱乏的困局。為解決這些難題,四川這些人大代表們真是“拼了”!
親自踩車做口罩 免費送給返崗工人
面對全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省人大代表、樂山市瑞鴿皮革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英看到口罩十分緊缺、企業生產受影響時,62歲的她帶領企業高管以及部分社會愛心人士組成了一條符合衛生標準的手工“愛心口罩生產線”,全天候趕制口罩,免費提供給樂山大量返崗的工人們。
“疫情持續,防護物資全國緊張,口罩難求怎么辦?地方經濟怎辦?”胡英想,雖然自己的企業近年來轉型在做園區地產經濟,但保留下來的常年為美姑、峨邊等大小涼山貧困地區婦女免費培訓的縫紉培訓基地還在,還有縫紉機等各種設備50多臺可以用起來。
“做一批民用口罩,捐給有需要的樂山返崗工人們,解他們燃眉之急!”大年初五,胡英做出重要決定,并獲得公司高管支持。當天,胡英考慮到一線工人特殊時期的安全問題,只召回了公司30多位有縫紉操作經驗的高管,組成了“愛心口罩生產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生產線,沒有生產材料,讓胡英犯了難。
在尋找醫用棉布時,胡英每天幾十個電話,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成都的企業,但其放貨的倉庫因疫情特殊時期被臨時管控,經過多方找人協調后,才把醫用棉布取了出來。
尋找紗布的過程也艱難,胡英幾乎聯系遍了她知道的所有商家、醫院,都沒有辦法,最終在樂山市政府相關部門地幫助下,才找到了一家樂山的醫藥公司供貨。
“多虧樂山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幫忙借來了臭氧消毒機殺菌,還不停地派人員現場指導。”胡英說,要生產符合相關衛生標準的口罩,不僅是生產材料要醫用的,生產后還要消毒才能下線。
“如果我能多打一個口罩,就能多一個人復工。”胡英說,最初,原本是想做3萬只口罩捐贈,但考慮到樂山返崗工人多,便將口罩的材料預備增加到了8萬只,“目前材料大概花費了十多萬元,但花錢是小事,防護疫情才是大事”。
得知胡英的愛心行動,幾名老職工回來了,當地旭東機械廠、井研縣一商城以及一家餐飲企業紛紛派出員工,加入到了“愛心口罩生產線”的隊伍中。另外,還有兩位樂山企業人士了解到他們的情況以后,個人捐贈了7000元錢給他們買材料。
這條“愛心口罩生產線”有了近50人的團隊。胡英說,“他們都不計報酬,沒有一個人講條件,談待遇。“早一日把口罩送到工人們手工,他們就多一分安全,企業就能盡快恢復生產。我希望生產快一點,再快一點,多生產一點。”二十多年沒有干一線工作的她,親自踩起機車,做起口罩來。
2月1日“愛心口罩生產線”投入生產后,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8點不停趕工生產口罩,日產量超6000只。
騰廠房調人員 盡快產出口罩來
疫情期間,各地口罩奇缺,廣安也不例外。岳池縣通過多方途徑,引進了口罩生產線,急需合適的廠房,熟練的設備安裝調試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但在疫情期間,廠房、熟練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一時都難以找到。怎么辦?
岳池縣人大代表、四川科倫藥業廣安分公司總經理文登攀,在了解到岳池縣引進口罩生產線面臨的困難后,當即立下軍令狀,主動請纓:科倫支援口罩生產!急需廠房,科倫馬上騰出;急需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科倫馬上調劑。
“口罩產品早一日投放,就能為一線抗疫人員提供更好的防護,就能早一天戰勝疫情,更能早一天幫助大家渡過難關!”他要求公司全體人員務必爭分奪秒,全力以赴確保口罩生產線早日投產。公司全體人員齊心協力,當天就完成300平方米10萬級潔凈廠房啟用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車間達到使用狀態。
2月4日中午12點,口罩設備剛一到廠,文登攀和4名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配合新成立的廣安康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人員卸車吊裝、安裝調試等各項工作迅速有序開展起來,同時立即安排生產、設動和物流等多個部門抽派精兵強將為盡快投產保駕護航。
2月5日凌晨,科倫藥業廣安分公司塵封已久的藥包材車間燈火通明。聚光燈將工作人員不知疲倦的奮戰身影投射到一條嶄新的口罩生產線上。
但是,由于在設備運輸途中,部分零件受損,無法實現正常開機調試。
在文登攀面前,辦法總比困難多。文登攀帶領科倫“黨員突擊隊”用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經過與遠在成都的零件生產企業及時協調后,該企業克服疫情影響,連夜加工好零件。文登攀馬上安排車輛趕往成都,順利將零件運回岳池。
經過13個小時的鏖戰,文登攀率領科倫人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精神,爭分奪秒地完成了設備的安裝調試,順利地開始試生產。
在克服員工到崗不足的重重困難后,文登攀組織員工雙線作戰,調劑科倫20多名員工到口罩生產線工作。在科倫公司全力支援下,廣安康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口罩生產線開足馬力加班加點生產,在輕微的機器聲響中,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操作。在經過打片、縫耳鏈、消毒、包裝等工序后,一包包淡藍色口罩裝入紙箱內。通過不斷技術改進,口罩日產量由原設計產能4萬個,突破至5萬個。
廣安康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前期生產的口罩驗收合格后,由岳池縣人民政府統一調配,為當地防疫物資供應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
每天超強度工作 就為解決燃眉之急
疫情爆發以來,各地均出現口罩脫銷漲價現象,樂山犍為縣孝姑鎮麻柳場社區的群眾因為買不到口罩,外出時提心吊膽,戰斗在一線的鎮村組干部也時刻面臨被感染的風險。
如何解決燃眉之急呢?犍為縣、犍為縣孝姑鎮人大代表、孝姑鎮麻柳場社區主任王友平幾經思考,想出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縫制口罩的好辦法。 他連夜組織社區干部、裁縫和志愿者 30 余人,分 5 個制作點開始行動。他們以棉紗布、棉質洗臉巾為原材料,用 9 個小時就趕制出 665 只口罩,和前期購置的400 個口罩一起免費發放到 1065 個干部群眾手中。
趕制口罩、社區防控,王友平每天不低于 14 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令他的家人心疼不已,妻子向他抱怨:“一大把年紀了,還這么折騰干啥?”他回答 道:“‘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這句話我記在心里十二年,絕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