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太難拖累?臺州這家全球最大縫制設備商去年營收降至36個億
- 本土工業縫制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商——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杰克股份”)日前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1億,同比下降13.1%;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億,同比下降33.6%;每股收益為0.68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29.1%,較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凈利率為8.5%,較上年降低2.5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杰克股份營業成本25.6億,同比下降14.3%,高于營業收入13.1%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上升1%。期間費用率為18.2%,較上年升高2.7%,對公司業績有所拖累。經營性現金流由-2082.5萬增加至2.5億,同比上升1307.1%。公司本期研發投入為2億,同比下降0.5%。研發投入全部費用化,不作資本化處理。
從業務結構來看,受縫制行業整體景氣度下行影響,杰克股份的工業縫紉機收入 29.53 億元,同比下降16.46%,同比降幅較大;裁床及鋪布機收入 4.89 億元,同比下降2.19%;襯衫及牛仔自動縫紉設備板塊收入實現營業收入1.6 億元,同比增長40.65%,主要系意大利威比瑪納入合并范圍促使產銷量增幅較大。
考慮到杰克股份 2019 年整合縫紉機、裁床、智能縫制三大產業,促進客戶群體相互滲透,逐步實現立足中端,拓展中高端的市場規劃,業內預計,杰克股份收入同比下降的態勢會相應改善。
業內人士表示,杰克股份作為全球范圍內現有產能、未來產能擴張能力最強的工業縫紉機廠商,2018 年國內工業縫紉機產量 840 萬臺,公司市占率 24%,預計全球市占率 19%左右,未來仍將繼續提升。同時,公司儲備了裁床、鋪布機、智能襯衫縫制設備、智能牛仔縫制設備等,隨著服裝行業自動化水平逐步提升,產品潛在市場空間巨大。
西南證券分析師倪正洋認為,受宏觀環境下行壓力影響,縫制設備 2018 年下半年以來銷量走弱。本次疫情對下游紡織服裝影響較大,加劇對設備銷售的影響。據調研,縫制設備企業面臨盈利、現金流等多重壓力,預計行業將加速洗牌。另一方面,2019 年行業銷量預計下滑 20%~25%至 630~680 萬臺,低于歷史均值,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預計行業下滑幅度超過 30%。預期工業縫紉機在經歷近兩年行業低谷及洗牌后,行業銷量有望實現修復。
公開資料顯示,杰克股份于 2003 創建于我國縫制設備制造之都浙江臺州,多年來始終專注于工業縫制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縫紉機、裁床、電機業務,現有產業布局包括臺州、臨海、上海,以及德國(奔馬)和意大利(邁卡)。2008 年,通過入股浙江眾邦,逐步實現原材料電機電控的自給;2009 年,通過收購德國奔馬,公司介入業務。
自2015 年來,杰克股份始終保持高于行業的增長,連續超越飛躍、標準、中捷,市占率年提升 2 到 3 個百分點。2018 年,杰克股份實現營業收入 41.52 億元,銷售額和銷售量均超過日本重機,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縫制設備企業,裁床技術領先全球。
自上市以來,公司的產能擴張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募投項目、臺州裝備制造基地以及兼并收購的外部產能。杰克股份在上市時披露的工縫機最大產能約為 87 萬臺。截至 2018 年底,杰克股份募資的擬擴產 100 萬臺工縫機項目完成進度達 92.38%。
杰克股份也是全球唯一布局縫制前端+ 中端的設備制造商。公司通過收購邁卡、VBM 不斷完善產品布局,打造一體化服裝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
目前,杰克股份每年發明專利數遠超同行,連續五年位居行業第一,其中研發專利總量超過了日本重機、兄弟公司和日本飛馬的總和,連續 2 年成為全球發明專利申報數量最多的企業。截止 2018 年底,公司共擁有有效專利 1147 項,其中發明專利 309 項,實用新型專利 65 項,外觀設計專利 188 項,累計獲得軟件著作權 124 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