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機械復工企業超93% 發展焦點轉向恢復銷售
- 復工企業超93% 發展焦點轉向恢復銷售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正常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在疫情期間依然加緊生產,保障生產口罩、防護服的機械加工設備供應,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努力。如今,恢復縫制機械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成為當前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重要工作之一。
為進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縫制機械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和企業復工進展,3月13日至17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通過問卷和電話的方式,在其會員企業范圍內開展了第三階段企業復工情況問卷調查。截至3月17日,協會累計調研232家會員企業,其中整機企業127家,占54.7%;零部件企業74家,占31.9%;商貿企業31家,占13.4%。
大型企業全面復工
企業復工率達93.53%
調查信息顯示,當前縫制機械企業復工率達93.53%,其中整機企業有91.34%已復工復產,零部件企業已全數復工復產。而所調研31家商貿企業中,大多數企業都在三月初開始復工,尚有9.68%的企業尚未復工。
目前,縫制機械行業中,大型企業復工復產率已達100%,中型企業復工復產率達94.29%,規下企業復工復產率達88.89%,大型企業要稍高于中型企業,規上企業明顯高于規下企業。
在人員返崗方面,此次調查,人員返崗數量增加了近5000人,人員返崗率達84.01%。崗人員超過90%的企業占比已經達到63.79%,78.88%的企業員工返崗率已經超過80%。
隨著企業復工和人員返崗,縫制機械企業的產能恢復已提升至66.49,其中,產能恢復70%的企業占比提升至65.09%,產能恢復處于60%以下的企業占比僅26.29%。29.74%的企業產能恢復已經超過90%。
但仍有6.47%的企業由于人員尚未返崗、規避疫情風險、政府限制開工、等待復工審批、招工難訂單少等原因暫未復工。
綜合來看,縫制機械企業復工復產穩步推進,情況明顯好轉,行業生產逐漸步入正常軌道。
恢復銷售成焦點
調查信息顯示,縫制機械行業整、零生產體系基本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商貿體系復工比例不斷提升,行業產業鏈整體運行情況持續好轉。但是,受下游需求低迷、生產訂單不足等影響,企業當前生產任務大都為年前已確定訂單和國外部分新增業務訂單,部分主要依靠內需市場的生產企業由于訂單任務不足,產能恢復尚處于較低水平,因此,行業的產能恢復比例要遠小于已復工企業比例,顯示當前行業在一定程度上依然面臨市場下行壓力。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分析認為,在企業積極克服缺工、物流不暢、供應鏈滯后等一系列難題后,如何恢復銷售成為目前發展的焦點。
隨著近期新冠疫情在全球大面積爆發,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預計,這將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的外需市場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行業企業可能將面臨階段性內外市場雙向放緩的嚴峻挑戰。
針對國外疫情的發展趨勢,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建議企業及時關注和研判市場形勢與變化,隨時保持與國內外客戶的溝通聯絡,積極穩定國內市場,有效拓展國外市場,提升風險意識,加強現金流管理和經營計劃調整,以堅定的信心和穩健的思路來積極應對本次疫情危機,實現企業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