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拉動防護用品擴產,縫制機械有望受益
打贏防疫戰
2020年的新年以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打開,全國按下了暫停鍵,網友紛紛表示:“這個假期格外漫長,祈禱一切趕快好起來?!币咔橹?,病毒面前,沒有誰更沒有哪個行業可以幸免于難,不受影響。
鐘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在傳統模型基礎上加上影響因素,國家強力干預和春節后的回程高峰消除后,預測高峰應該在2月中旬接近2月底。2月底,數字果然開始下來了。鐘南山說:“我們希望四月底基本控制住疫情?!比欢鴵钚孪ⅲ瑖獾囊咔椴艅倓傞_始,正處于爆發期,因此疫情何時結束,很難準確做出判斷。
每年的春節農歷十五到清明時期,都是企業、項目開工和設備采購的最高峰期,然而今年制造業企業的復工、訂單均將推遲,機械旺季將順勢后延。但據目前國內疫情的發展趨勢來看,若疫情在一季度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后將逐漸恢復正常。疫情洶涌,但終將過去。疫情影響時間可能僅局限于一季度,并且收益并非消失,而是出現短暫的靜止,疫情結束后會順延到來。
在疫情發生之前,根據工信部數據,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占全球約50%,最大日產能達到2000多萬只,但是面對突發疫情卻出現供應短缺的情況。隨著疫情漸漸好轉,相應地,影響企業返崗員工數量不足、上游產業鏈未復工、生產工序及人員的銜接與調整等的苦難局面得到緩解,工人陸續返廠復工,原料供應和物流逐步恢復,2月10日后接近正常產能。此外,加上新的口罩全自動生產線不斷投產,2月底我國日產各類口罩超過1億只,其中KN95類口罩約3500萬只左右,醫用防護服日產量達2萬件。由此可見,防護用品需求的增長正在拉動相應縫制設備的需求。
按照行業屬性、地域屬性、訂單情況、疫情防控措施、開工情況五個指標分析,中泰證券的最新研究報告認為,疫情之下防護用品需求大,縫制設備行業在疫情下更顯積極意義,整個防護用品需求的增長,將強烈拉動相應縫制設備的需求。縫制設備行業景氣與服裝銷售、設備更新頻率等均相關,歷史數據看一般呈現3年左右弱周期。2018年底起,縫制機械銷售開始下滑,根據調研情況,當前縫制機械行業需求仍在底部。太平洋證券認為,宏觀層面,國內服裝銷售、庫存等指標均已好轉,縫制設備銷售向上拐點在即。
雖然疫情是暫時的,但疫情帶來的經濟思考卻是長久的。從2003年的非典到2013年的霧霾,再到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都進一步提高了全民對于健康的認知,從而口罩會慢慢從防護用品變成日用品。知名人士陳嘉欣給出預判:“這次疫情之后,我國的口罩產能最少會擴大20%~30%?!蓖瑯樱鳛榭谡趾头雷o服領域上游的縫制機械行業,隨著縫制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其景氣度拐點即將到來,逆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