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精上的抗疫進行時……
對于四川精上縫紉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章生和總經理周芝瑛夫婦來說,新冠疫情的發生讓他們與公司員工共同度過了具有非同意義的一個春節。
疫情是命令
而此時,在國家號召下,國內眾多企業轉產、增產口罩生產,但受困于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供求失衡依舊突出,防護服的專業生產設備的短缺尤為明顯,市場上貼條機可謂“一機難求”。“該企業是我們的老客戶,有著密切的合作,對我們的產品使用,技術能力、售后服務有著充分的信心。因此首先就想到了我們。”周芝瑛說。
怎么辦?疫情正在發生,工人放假沒有返崗,原材料短缺,物流不暢等諸多不利因素都擺在了面前,技術人員不足,零件生產如何解決,況且,從立項、研發再到生產,這些都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各項準備調配妥當,更是體現一個企業在關鍵時刻的應急反應能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春節以來便關注疫情的張章生和周芝瑛當即決定不計一切生產成本,全員動員,在積極做好企業自身疫情防控同時,科學組織復工復產,啟動熱風縫口密封機的研發生產。
抗疫不遲疑
2月9日后,精上在籌劃科學復工生產后,緊急發布了返崗通知。張章生為技術人員解釋當前疫情的嚴重性,闡述了精上的責任擔當的必要,每名技術人員都能夠充分理解公司的決定,做到積極響應。第二天,即2月10日,員工返崗率便達到60%。張章生親自上陣,率領技術骨干進行技術攻關,著手繪制圖紙、統計技術數據,進行各項參數指標的分析……果然,沒有辜負客戶的囑托,當天便拿出了熱風機的產品圖紙。“這得益于我們多年來專注于工業智能縫紉機,在自動化生產方面積累了多年的技術和經驗。更在于公司有著一只能打勝戰、打硬仗,思想覺悟高,勇于奉獻的的技術團隊。”張章生如此認為。
此后每天晚上,生產廠區燈火通明。核心的專屬零件買不到怎么辦?零部件生產部門自己想辦法,每一個細小的精密零件精打細磨、反復核對指標參數;產能不夠怎么辦?裝配部門緊急開辟了新的智能熱風縫口密封機生產線。同時,為了有效解決客戶定制需求,張章生協調技術改造、設備運轉、人員調度、原料供應。而每一次的調試,都確保密封機的產量和質量。據張章生介紹,為保證智能熱風縫口密封機生產進度和質量,動員參加研發的員工連續加班一周,實行三班倒,加班加點生產,并抽調精兵強將加大熱風縫口密封機設備的技術提升改造。
用周芝瑛的話來講:“這是一場艱巨的阻擊戰,白衣戰士冒著病毒感染的風險沖在了槍林彈雨第一線。而我們全體員工深知,讓公司的產品早日送達客戶投產,生產高質量的醫用防護服,為白衣戰士保駕護航是我們的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企業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響應國家、行業的倡議和號召,精上在以實際行動,去詮釋‘實業興邦’的使命感,沖鋒陷陣在‘抗疫’、‘防疫’前線,為生產高質量的防護物資專用縫紉設備而努力。”
2月17日,兩輛裝載著50臺智能熱風縫口密封機的大卡車緩緩地駛出四川精上縫紉機有限公司生產廠區,運往綿陽本土一家大型制衣廠,這是精上研發團隊經過7天鏖戰,參與抗疫戰役的成果:專為該廠首批定制的專用醫用防護服生產設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實保障。
2月19日,首批ZF2020-V9熱風縫口密封機發往陜西咸陽、商洛,配備到各醫用防護服生產線。截至目前,已有300臺熱風機進入各地防護服生產企業。
復工不懈怠
據周芝瑛介紹,隨著各地服裝廠陸續開工,設備耗損零配件急需,精上為此專門安排工作人員快馬加鞭,全力服務好客戶。公司還為省外多家服裝廠定制生產的專用設備也在加緊生產,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企業力量。“好多服裝企業在這個關鍵時期轉型做口罩和防護服等產品,我們將盡最大能力為服企做好保姆式服務。”
據了解,下一步,精上將緊跟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戰略步伐,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勢,擬投資1.6億元,建設精上縫紉機產業園項目,把浙江產能全部轉移到四川綿陽,全力打造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縫紉機整機生產制造基地,實現企業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