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服裝廠”,為武漢趕制出800套防護服
- 近日,得知自己參與趕制的防護服已經抵達武漢,穿在醫護人員的身上,正在給學生上網課的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孫海哨老師露出了笑容。從2月初開始,她與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一家服裝廠的負責人一起,兩個人奮戰大半個月,趕制出800套防護服。“我不能像醫生、護士一樣沖在抗疫的最前線,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愿意用我縫制的一件件防護服,出一份力。”
孫海哨老師家住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前段時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她每天只能在小區里散散步。隔壁有一家甘棠花苑服裝廠,廠門就開在小區里。
2月初的一天,孫海哨看到服裝廠貼出一張招聘啟事,招人趕制醫護人員使用的防護服。原來,因為受疫情影響,員工們要么還在外地無法返回揚州,要么因為小區封閉無法出門,服裝廠負責人孫銀大姐急壞了。
“當時其他廠沒人接這筆單子。我接下來了,但是沒有工人。”孫銀告訴記者,無奈之下她只好親自下車間去制作防護服,但是這筆訂單第一批貨就要800套,自己一個人實在難以完成。孫海哨老師聽說后,就和孫銀大姐一起投入到防護服的制作當中。
但孫海哨“半路出家”,技術是擺在她面前的“攔路虎”,“孫銀大姐很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教我,第一天我基本上就是看著她做?!睂O海哨告訴記者,她只接受了半天的培訓就“上崗”了。
據介紹,制作防護服對縫紉技術有較高的要求,一絲絲的縫隙就會讓病毒有機可乘,對醫護人員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尤其是防護服的松緊袖口,由一圈橡皮筋構成的,主要作用是保護里面的工作服不會露出來被污染。不同廠家的防護服略有差別,但總體就是薄薄的一層,一旦有損壞或者有縫隙,病毒可能會從袖口趁虛而入。
“松緊袖口這里,孫大姐真是教了我很多遍,手把手地示范,但我老是做不好,幾次拆了重做,浪費了很多材料。”慢慢地,孫海哨不斷練習,還上網看了一些教程,終于熟練掌握了技巧。從一開始半天縫制4件,到后來的8件、10件……產量不斷提高。“多一個人多把手,也有人陪我說話,她真是幫了我不少忙。”孫銀大姐說。
后來,各大高校都開始了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孫海哨一邊忙于備課,一邊依然堅持利用每天下午和晚上去服裝廠幫忙。一直到2月24日學校網課開課的那一天,她才向孫銀大姐告了假。至此,沒收一分錢工資的孫海哨,共計制作了上百套防護服。目前,服裝廠已經陸續有多名工人返工,而孫老師和孫銀制作的第一批800套防護服已經全部發往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