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 | 質量目標如何做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
質量目標屬于非常重要
但卻容易被忽視的要素
往往等到TR6評審時
大家才開始在質量目標上費盡心思
導致質量目標被經常性忽視的原因有兩點:
首先質量目標不容易識別,項目組人員未接收到清晰明確的任務書就悶頭開干(甚至由項目經理自己寫任務書),等產品出來之后,再根據檢驗結果做改進目標;
其次,目標很難衡量和控制,沒有基于事實制定質量目標,目標設定無法實現、無法度量、無法在過程中進行控制,長此以往,質量目標形同虛設。
做好項目質量目標的第一步是與干系人充分溝通,準確清晰地了解要做一個什么樣的項目,根據項目任務書、初始業務計劃書、迭代產品改進質量要求及公司質量目標、能力基線,明確項目質量目標,并與利益干系人溝通達成共識。
如果項目組只是將質量目標當成企業內部的指標,更多地與公司領導溝通,拿到產品的客戶,會關注這些嗎?
對企業,產品合格率99.99%可能覺得很了不起,但對于拿到產品的客戶而言,那不合格的0.01%就是100%。
因此,制定質量目標時,項目組應該更多地關注讓客戶滿意的產品特性,比如跳針頻率、聲響等,這些都是客戶能直觀感受到的要素。
比如為了保證一次抽檢合格率達到99.9%,采購部門制定的目標為:第一批工藝樣機零部件合格率達到99%。
如將品質檢驗部門的質量目標規定為:產品合格率≥99%,這個規定顯然是不合理的。
檢驗部門的職責是把好產品檢驗關,檢驗者無法決定產品的合格率,只能客觀地反映合格率實際達到的程度。所以產品的合格率不是檢驗部門的質量目標。
在分配責任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各部門在實現某項目標時所扮演的角色。
可以說,一個好的質量目標是開展質量管理最重要的基礎,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都需要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