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科技委2019年工作會議暨換屆大會在東莞舉行
陳戟秘書長作了包括“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十四五技術發展路線圖”、“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基礎研究與應用軟課題資助計劃方案”的2020年協會重點科技工作說明。代表們認真聽取了第六屆科技委工作報告及重點科技工作說明。經過審議表決,全體代表一致通過了兩份報告。會議通過了第七屆科技委推薦名單,選舉林建龍為第七屆科技委主任委員,陳戟、方海祥、羅千為副主任委員,進行了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執行委員、特邀委員的發放證書聘任儀式。
何燁理事長做會議總結發言。她首先對第六屆科技委三年來的工作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三年來,科技委的工作體系更加健全,依托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品牌工作內涵豐富;行業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企業在智能化產品、信息化系統開發方面加大投入,推出了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滿足了服裝等下游行業的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科技創新的實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行業骨干企業獲得各種科技進步獎項,年均1500件以上的發明專利申請,體現了行業的創新動力的強勁。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提升了行業企業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面對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何理事長指出,伴隨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的增多,中美貿易爭端影響,國內各項企業綜合運營成本高漲,下游需求低迷,市場下行,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增長,行業自身結構性問題及發展短板有待破解。具體而言,針對下游產業鏈加工工藝需求開展新產品研發和設計規劃智慧縫制工廠解決方案的能力不足,與服裝等下游行業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相去甚遠;缺乏縫制機械行業高端復合型人才;在開展創新產品研發和智慧縫制工廠解決方案落地實踐中,缺乏頂層設計;產、學、研、用科技創新體系和驅動機制尚未完全建立,缺乏以項目為紐帶的科技創新機制等等。
何理事長表示,新一輪產業革命及新技術的發展也為行業提供了更大的機遇與空間。首先,下游行業對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提升品質的需求,給縫制機械行業新產品研發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其次,互聯網賦能制造業,下游行業對加工設備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云平臺、大數據分析和智慧縫制工廠解決方案的現實需求,為縫制機械行業技術發展開辟了新的天地;第三,縫制機械生產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提升也是行業科技發展的一大機遇。希望全行業堅定發展信心,通過科技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行業的整體核心競爭力,以智能化的產品及智慧縫制整體解決方案來,推動相關下游行業的轉型升級。
對新一屆科技委何理事長提出了殷切期望,她表示,新一屆科技委由來自產、學、研、用等方面的專家學者組成,規模更大,成員更廣泛,人員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不僅有來自縫制機械骨干企業的科技人才,還吸納了信息、物聯網企業,服裝等下游領軍企業技術專家、服裝院校知名學者等的加入,為了解用戶需求,加強補短板研究,為形成基于下游需求導向機制起到了有效地保障作用。何理事長希望科技委充分發揮各位委員的優勢,以《工信部“三品”戰略》和《行業強國戰略》為引領,走“增品種、創品牌、提品質”的發展路徑,推動國產縫制機械邁向中高端;堅持把技術創新作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在進行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基礎研究、開展產品質量提升、培育國際知名品牌等方面著力,發揮好科技委委員及所在企業的獨特作用;希望新一屆的科技委委員勇于擔當,承擔起行業科技創新、強業興國的責任和使命,在開展行業技術交流、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行業“十四五”技術發展路線圖等方面,獻言建策,積極參與,通過扎實有效地開展好行業科技工作,提升縫制機械行業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引領和推進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