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能回暖!2020年紡織行業跡象轉好,這幾個重點需要你關注
因為中美貿易、經濟大環境遇冷等各方面的原因,2019年的紡織外貿行情較前兩年有了很大的下滑,尤其是美單,較去年數量降低一半已經是大部分企業的“家常便飯”。
今年已經接近尾聲,行情好壞基本已是定局,剩下的更多的是一些收尾工作。因此,紡織人更關注的是明年的外貿行情。而近期的一些新聞,或許能夠讓我們隱約窺見明年行情的一些苗頭。
中美貿易關系緩和,關稅或逐步取消
中國商務部周四表示,中國和美國過去兩周已同意分階段取消加征關稅。中方最新表態之后,全球市場行情又突變——歐洲股市全線高開高走;美國股指期貨快速拉升;在岸、離岸人民幣持續上揚;避險需求遭遇削弱:黃金、日元下挫……
在過去的調研中,紡織老板幾乎一致認為,中美貿易戰導致的關稅增加是今年紡織外貿市場“遇冷”的最主要原因。
對紡織老板來說,美國加征的關稅“牽一發而動全身”,一些織造企業本身不做出口,但是下游的面料、服裝、箱包企業采購了他們的產品進行加工以后進行出口。但如今25%乃至30%的關稅無論是產品的生產、加工還是流通環節都是無法承受的,而占了利潤大頭的終端零售的利潤中國的織造企業是無法享受到的。
就小編了解到的情況,在美國突發加稅以后,不少外貿公司在訂單成交在即的時候都因為“莫須有”的理由被美方退單,給中國的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也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市場的信心。
一旦中美兩國開始逐步取消加征的關稅,很多現在做不了的訂單都會回來,美單如現在這樣被“腰斬”的情況將會有很大程度的緩解。
人民幣“回7”,外貿大環境趨穩
11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出現大幅度上漲,截至11月5日16:30收盤,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數據顯示,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價報6.9975,較上一交易日大漲327個基點。這是自8月5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后,首度升破“7”關口。
有專業人士分析,此次人民幣升破“7”的關口,不僅有美國經濟數據低于預期的原因,還有中美貿易談判取得良好進展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國擴大自身的開放,在國際市場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此次人民幣“回7”,除了中美貿易談判取得一定進展外,更多預示著中國對外貿易大環境開始轉好。
據不少布老板反映,今年除了對美貿易降低以外,對東南亞、歐洲等市場的紡織外貿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停滯。到了明年,如果外貿大環境維持穩定,中國對這些市場的出口大概率能夠回暖。
RCEP明年簽署,紡織出口或迎新高峰
11月4日晚,東盟10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16國領導人在會后發表聯合聲明稱,除印度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15個成員國已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準備明年簽署協議。
眾所周知,東南亞是目前紡織行業發展最迅速的新興市場,在近幾年來無論是紡織品的進口還是出口都在飛速增長,而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同樣也是中國重要的紡織品出口國。
而對于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市場,在RECP建立以后,紡織品出口關稅進一步降低,中國的紡織品則會比現在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印度拒絕加入RCEP,出口或錯失重大利好
在RCEP 15個成員國達成一致準備明年簽署協議的同時,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卻宣布拒絕加入這個協議,這讓RCEP變得美中不足。
印度反對將2013年作為降低關稅的基準年,在過去6年時間中,印度對中國紡織品的進口關稅曾有過多次上調。例如去年10月27日,印度消費稅和海關中央委員會(CBEC)發布公告,決定上調50-63章的紡織服裝產品進口關稅,稅率從現有水平最高上調至25%,增幅高達1-1.5倍。
印度市場對春亞紡、滌塔夫等常規產品需求巨大,但這類產品成本低、利潤低,關稅的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對它們的生產銷售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過去的調研中,一家每月出口印度數百萬米滌塔夫的大型紡織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印度是他們近兩年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但是受關稅及外貿大環境的影響,今年他們公司對印的出口業務不增反減,滌塔夫出口量價齊跌,導致他們今年在國內合作的織造企業滌塔夫采購量大幅減少。
這次印度拒絕加入這個協議,明年的紡織外貿市場將會錯失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曲線救國”被查,中美貿易依存不確定性
10月29日,越南海關查獲了一起目前為止史上最大的商業作假案件,在頭頓港口,越南海關查獲了180萬噸即將發往美國的鋁產品,預估總價高達43億美元。這批鋁產品涉及偽造原產地,以獲得關稅優惠。
就小編了解到的情況,在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以后,中國有不少紡織品都選擇這類“曲線救國”的手段,從國內出口到越南、印度等地進行加工,然后當做原產地為當地的產品出口美國以避免關稅,甚至已經變成了一種“潛規則”。一旦這種情況被嚴查,中國對東南亞地區的紡織出口將產生巨大的打擊。
此外,中美貿易談判雖然目前取得了一定進展,看似關稅逐步取消在即,但是美國過去也曾出現多次反復的情況。目前美國新一輪總統大選正在舉行,大選過后美國政府對華政策或許也會出現很大的變化,因此也存在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