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繃縫機系列調整標準及方法!
繃縫機工作原理
機構動作過程:
機針最高位開始,手輪工作方向旋轉,機針桿由最高位向下運動,彎針從左極限位置向右運動,送布牙最高位并接近完成送布,繃針從左極限位置開始向右運動,針桿上挑線從最高位隨針桿向下運動,挑線桿從水平位置向下擺動,彎針打線凸輪開始打線,直針也是持繃針線的過程,當直針到針板上平面時,送布結束,其它方面按以上運動軌跡繼續運動。
當直針低于針板下平面時,開始插入彎針后背三角線環,當直針在最低位時,針桿上挑線在最低位置,挑線桿在最低位置,彎針在右極限位置,級針在右極限位置。當直針向上運動時,針桿上挑線和挑線桿向上運動,彎針從右向左運動并開始勾面線。繃針從右向左運動,打線凸輪開始放線,當直針離開針板上面時,送布牙開始送布,其它機構繼續運行,當直針運動到最高位時,彎針、繃針、挑線 桿、打線凸輪都回到原位,這時機器將進行下一循環工作。
注:也可以機針最低位觀察分析。
繃縫機系列調整標準和方法
1 針桿高度的調節
說明:ZJ2479和ZJ2530機針高度為10mm,該系列其余機型均為8.5mm。
2 機針安裝
3 彎針機構調整
1.彎針的安裝
如圖所示,把彎針柄插入彎針架孔5孔內,要插到底,彎針的底平面與彎針架的 上平面平齊,同時使彎針柄的平面對準緊固螺釘4的中心,再擰緊螺釘,這樣彎針尖到彎針架孔中心高度與彎針架孔中心的斜角約3°也就固定了,彎針緊固螺釘4頭部平面與螺釘軸線的垂直度要保證,否則3°也就難以保證。將前護針板2初定在彎針上,待調整。
2.彎針與機針的同步
彎針與機針的同步要求如圖:
直針處在最低位置時,彎針應在最右邊, 直針瞬間上升,彎針也要瞬間從最右邊向左運動,直針處在最高位置時,彎針同時運動室是最左邊。通常在進針(彎針尖套入直針線環),彎針應在直針的后面,當彎針從最左向右邊退回時,彎針應在直針的前面通過,直針插入彎針背部的斜面上。
順時針旋轉手輪,使機針從最低點上升, 同時從右向左擺動彎針,使彎針在左機針后面,其針尖處在左機針最右側圓柱面(如圖2),此時將同步定位塊上表面緊靠針桿下軸套下端面夾緊(如圖2),再逆時旋轉手輪至同步定位塊與桿針下軸套接觸時,彎針針尖也應處在左機針最右鍘圓柱面或間隙0.2mm(如圖3),此時彎針與機針完全同步或彎針比機針快0.2mm,若彎針針尖超過最右鍘圓柱面或間隙大于0.2mm,則彎針與機針不同步,需要調整其同步性。方法是:松開上軸同步帶輪,固定下軸,稍轉動上軸預緊后按上述方法再調整,直到完全同步或彎針比機針快0.2mm為止,再擰緊同步帶輪螺釘。
3.彎針運動的調整
(a)左右運動調整(即彎針引線量的調整)。在彎針的左右擺動中,當針桿最低時,彎針應在最右,彎針尖與中針的中心距離為6mm,這是理論值,實際操作中,一般以彎針尖與右機針中心距離作為彎針實際引線量,我們可以換算,如, 156M機型兩機針中心距為2.8mm,則彎針實際引線量為3.2mm,為方便起見,我們使用專用引線量量規。
(c)校對彎針與機針的配合關系
旋轉手輪,使彎針針尖從右往左運動到左機針中心時,彎針針尖插在左機針背部凹槽下圓弧的切點處或高于此點,當彎針針尖與此點的距離大于0.5mm時,在確保引線量M正確的前提下適當調整針桿高度。當彎針在右機針勾線時,后保針架要護住右機針,保證彎針勾線時的間隙。
(d)調整后保針:當彎針在中機針勾線時后保針架在護住中機針,間隙為零。同時還保證后保針架分別與三根機針接觸時,后保針架護針面上的棱邊不能高于機針針眼中心。
(在保證彎針勾線間隙在要求下,允許后保針架不推右機針,但必須護住右、中機針)如圖所示。
如圖所示:通過旋松螺釘E來調整。
1.繃針的安裝位置
(a)高低位置:繃針的底平面到針板面的距離為9mm左右,其高低位置影響壓腳的提升高度。
機器出廠量時,繃針擺動量已調整,如果不能達到要求,可適當調整:松開曲柄螺母D,向X方向移動繃針擺動量增大,向Y方向移動繃針擺動量減小。擺動量過大,繃針線裝飾質量差,過小,則繃針線易跳針,特別對線辮比較明顯。
5 繃針過線的安裝調整
1、繃針過線板D與針夾繃針過線勾F的標準安裝位置是:繃針過線板D的下面與繃針A上平面的間隙為0.5mm,如圖1所示。
6 繃針相位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