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美國經濟,應了《紅樓夢》里的一句話
- 美國近期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美國服務業、制造業和消費者信心等數據越發難看,金融領域更是險象環生、閃崩不斷,流動性短缺已經持續近90天。各種跡象表明,美國經濟持續11年的經濟擴張局面難以為繼,經濟萎縮跡象初現。
最近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美國服務業、制造業和消費者信心等數據越發難看,金融市場閃崩不斷,流動性短缺已經持續近90天。這表明,美國經濟持續11年的擴張局面難以為繼。眼下的美國經濟,應了《紅樓夢》里那句話:“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非制造業指數(追蹤醫療、金融、農業和建筑業)11月份增速低于10月份,從10月份的54.7跌至53.9。統計顯示,商業投資仍然是經濟的薄弱環節。非住宅固定投資(反映軟件、研發、設備和結構方面的業務支出)在上一季度下降1%之后,三季度以2.7%的速度下降。
根據政府的首次廣泛估算,美國公司利潤三季度開始下降,商業收益的一項關鍵指標(不計入存貨評估和資本消耗調整的稅后利潤)比上一季度下降了0.6%。與去年三季度相比,稅后利潤下降了0.4%。
盡管美國11月份失業率較前月有所下降,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崗位高于市場預期,但依舊無法支撐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11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四個月下降,這是在全球經濟放緩和對貿易政策持續擔憂的情況下,美國家庭正在縮減開支的另一個跡象。大企業聯合會表示,其消費者信心指數從10月份的126.1降至11月份的125.5。衡量消費者對當前商業和勞動力市場狀況的評估指數從10月份的173.5降至11月份的166.9。
此外,受美國貿易政策影響,多數美國零售商正設法“消化”關稅成本,中小零售商處境尤其艱難。盡管美國消費者還未明顯感受到價格上漲影響,但調查顯示八成消費者對關稅推高物價感到擔憂。
消費對美國經濟起著無可替代的拉動作用。但是,對消費者驅動的增長過于依賴是有問題的。美國經濟的潛在實力正在下降,消費數據傳統上是經濟疲軟的滯后指標。商業周期由住房和商業投資驅動,到消費者支出開始減弱時已經為時已晚。當一個經濟體的增長過于依賴消費者支出時,往往是一個警告信號。
目前,美國在全球服務經濟領域的主導地位下降。從2003年到2015年,美國在醫療服務、高等教育、版稅和支付處理等服務領域的貿易順差增長了近5倍,達到2633億美元。然而,此后增長陷入停滯。2019年前9個月,服務出口幾乎沒有增長,進口增長了5.5%。
在金融領域,美國更是險象環生。近日,美國金融市場閃崩不斷,紐約聯儲持續向市場投入流動性,僅在12月4日一天內就向金融市場注入了701億美元的臨時流動性。銀行向美聯儲出售了549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152億美元抵押貸款證券,美聯儲則吃進了所有這些債券。
美聯儲的干預旨在確保金融體系具有足夠的流動性,并確保短期借貸利率穩定。自9月中旬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短期利率出乎意料地飆升,美聯儲一直以目前的方式干預市場。但是,美聯儲向美國金融市場提供的流動性如同進入黑洞一般,無聲無息,毫無回應。因此,美聯儲能做的就是不斷印鈔、不停購債。有金融機構預計,明年年中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將跌到1.2左右,日元對美元匯率可能坐上火箭一飛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