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B電子套結機的面線從針孔里甩出來了,怎么辦?
套結縫紉機通常是用來加固線跡的,在生產過程中裝訂上紐扣后,需要人工用縫紉線在紐扣脖后纏繞數道,以便加固紐扣的牢固度,套結機可以自動操作此道工序,縮短工作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人生產強度,節省人力.所以在紡織行業用的很廣泛,而面線從針孔里甩出來的問題也很普遍,這一期小編就帶你了解原因。
面線老是從針孔中甩出,是由于剪線后留在針孔中的線頭短造成的,或者是起縫速度快造成的。產生原因:第二夾線器張力盤的浮動量不對、挑線簧張力偏弱、第一線張力盤張力偏強、起縫時未設置軟啟動等。解決方法如下:
調整第二夾線器張力盤的浮動量
(1)卸下機頭外罩,確認松線銷③是否在松線卡頭④上(如下圖)。
(2)如果沒有在上面,用手把凸輪從動子⑤向箭頭方向壓,同時使上軸正向旋轉。
(3)旋松松線調節曲柄固定螺釘②,左右移動松線調節曲柄①,就能按需要改變第二夾線器張力盤的浮動量。
標準的浮動量:S規格機型為0.6~0.8mm;H規格機型為0.8~1.0mm。注意:如果浮動量過小,切線后殘線長度就會出現時長、時短。如果浮動量過大,夾線盤浮起解除后會閉合不良。
調整挑線簧張力
挑線簧①的標準行程為6~8mm,開始挑線時的強度為30~50g(如下圖))。
(1)旋松固定螺釘②,轉動線張力結合體③,即可調節挑線簧①的移動量,順時針轉動,挑線簧行程增加;逆時針轉動,挑線簧行程減小。
(2)將螺絲刀插入線張力桿④的槽中,轉動線張力桿④,可調節挑線簧①的強度,順時針轉動,挑線簧張力增加;逆時針轉動,挑線簧張力減小。
調整第一線張力盤張力
向右轉動第一線張力旋鈕①,切線后留在機針孔上的殘線長度變短;反之,向左轉動第一線張力旋鈕①,切線后留在機針孔上的殘線長度變長(如下圖)。
設置軟啟動
此條件下始縫第1針速度可在400~1500r/min范圍設定;第2針至第5針速度可在400~3000r/min范圍設定。
抓線功能
將機器設置有抓線功能,始縫速度可高些。沒有抓線功能時,始縫宜設置為軟啟動。有抓線功能時,出廠始縫速度設定為第1針為1500r/min、第2針至第5針為3000r/min。沒有抓線功能時,出廠始縫速度設定為第1針為400r/min、第2針為900r/min、第3針至第5針速度為3000r/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