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縫紉機背后的點滴
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一定有縫紉機的影子。
印象里,長輩們總是坐在那里縫縫補補,看著她們一邊搖動搖桿,機針一邊跟著一下一下的動,在這臺機子下,產生一件件好看又充滿溫度的衣服。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模仿長輩們的樣子,坐在縫紉機前,用腳勉強去夠著踏板,假裝自己也能縫制衣服~
每次和小朋友們玩過家家的時候,只要是扮演媽媽或者姥姥的角色,總要讓縫紉機成為角色必備的道具。
直到1841年,一位名叫蒂莫尼耶的裁縫為了能夠減輕手工制的辛苦,為自己也設計了一臺縫紉機,是那種雙線鏈式線跡縫紉機,和手工縫制相比,這臺縫紉機的縫制速度要提高了十幾倍!
可是在當時的社會現狀中,思想保守的裁縫們認為這樣的機器會讓他們下崗失業,所以他們聯合起來一起抵制蒂莫尼耶的縫紉機,甚至將機器砸毀!
蒂莫尼耶的努力并沒有被世人所認可,于是郁郁而終,至死都沒有被人接受。
伊萊亞斯豪是一名美國機械技工,由于一次和客戶的攀談,讓他在機緣巧合之下有了發明一臺縫紉機的想法,于是他利用自己對于機械的熟識和朋友的幫助,于1845年制作出了一臺曲線鎖式線跡縫紉機,這臺縫紉機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300針!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發明效力全世界,伊萊亞斯跑到英國去推廣自己的縫紉機,可最后卻以失敗告終,等到他再次回到家鄉時,卻發現自己的發明已經被人竊取并被廣泛使用了,而竊取伊萊亞斯發明,正是“勝家”!
為了將奪回自己的發明創造,伊萊亞斯直接將勝家告上了法庭,并且勝訴了,伊萊亞斯的發明也成為了縫紉機的領頭軍。狗的靜負載可以產生力量,箱子里的傾斜臺還可以迫使狗進行爬坡,這樣可以保持輪子一直轉動,不過這種縫紉機并沒有被廣泛利用。
在1853年左右,勝家又制造了一款鎖式線跡縫紉機,這臺縫紉機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600針,是曲線鎖式線跡縫紉機的兩倍!
這款縫紉機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于縫紉機作用的認知,于是鎖式線跡縫紉機成為了人們新的“追逐對象”。
1859年的時候,勝家又發明了腳踏式的縫紉機,所以大家才會認為第一臺縫紉機就是勝家公司發明的。多年來,勝家公司一直致力于縫紉機的發明與創造,并且屢屢獲得成功。
1889年,勝家再一次在縫紉機界取得勝利,發明了電動機驅動縫紉機,大大減少了人工的麻煩。
20世紀之后,勝家又將電腦融入進了縫紉機,發明了電腦控制型縫紉機,也就是現在使用最方便的一款縫紉機。如今,這種老式的縫紉機已經很少見了,有一些甚至已經在博物館進行展出,成了文物。
據說,如果誰家還有這樣的老式縫紉機的話,可就值大錢了,這種縫紉機現在的身價已經超過5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