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和越南將取消99%的關稅 越南將超越中國成世界工廠?
近期,越南國會表決通過“稅收征稅管理法(修正)”,該法將于2020年7月1日起生效并取代現行的稅收管理法。該法案為包括電商在內的國外服務提供商引入了新的稅收制度。新規表明,銀行和在越南沒有常設機構的國外供應商都必須在越南申報和繳納稅款。
而在新法案熱議之際,歐盟宣布,經歐盟成員國批準,6月30日與越南簽署一項全面貿易和投資協定。根據這項越歐自由貿易協定,歐盟和越南將取消99%的關稅,并且大多數關稅將在該協定生效后立即取消。此外,該協定將削減歐盟面臨的非關稅壁壘,同時還將向歐盟企業開放越南的服務和公共采購市場。
如此一來,就會更加促進歐盟和越南的貿易往來,同時也加快了越南經濟發展的步伐。
越南將超越中國成世界工廠?
我們都知道,以前的中國沿海地帶就是出了名的“血汗加工廠”,因為世界經濟全球化,外資看中了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同時也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所以吸引了一大批外資到中國投資建廠。
近幾年,中國一直在調整我國的產業布局,從重速度發展到重質量發展,已經慢慢“改頭換面”不再是曾經那個世界加工廠了。所以很多外資都把目光轉移到越南,越南是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國家,物價低,勞動力的成本也低,所以也成為了外資的最佳選擇。
根據相關數據,2019年前兩個季度尚未結束時,流入越南的外資就開始呈現出值得注意的動向。今年前5個月,流入越南外資額達167.4億美元,同比增長69.1%。外國投資商的新批、增資及出資購買股份總額均實現增長。
舉例來說:近兩年,面對政策的優惠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國內外原料廠商及服裝類品牌紛紛前往越南,開啟“奔越”之旅。國際大牌集體出走中國,并非僅僅考慮到成本因素,還包含了分攤風險的智慧哲學。
從現在到年底,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將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出口額約達160-180億美元。目前,多家企業已接滿全年訂單。
多國采購策略轉變
越南紡織品出口增長勢頭迅猛
從現在到年底,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將保持良好增長勢頭,出口額約達160-180億美元。目前,多家企業已接受全年訂單。可見,紡織品服裝全年出口總額達400億美元這一目標完全可以實現。
越南紡織品協會主席武德江表示,之所以越南紡織品服裝行業要加大進口力度,是因為部分地方不扶持紡織品服裝行業尤其是漂白染色化工產業發展。紡織品服裝行業才能迅速地擺脫對進口的依賴,迅速提升出口附加值,充分利用各項自貿協定帶來的好處。
外資不斷蜂擁而至
中國60多家A股上市公司投資越南
2019年一季度,越南商品進出口金額突破1000億美元。同期,中國商品進出口總額為1萬億美元。越南一季度出口增長幅度達到了14%,而中國為6.7%。這一增速基本上延續了2018年越南出口快速增長的勢頭,2018年出口增長幅度13.3%,令世界驚嘆。
拉長時間看,2007年越南進出口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2011年突破2000億美元,2015年達3000億美元,2017年達4000億美元,2018年達到了4801億美元,2019年勢必突破5000億美元。
很顯然,越南進出口規模增速在加快,特別是出口,而這背后,是蜂擁而至的外資。越南出口70%是依靠外資拉動的,外商投資增長與出口增長是同步的。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8年以來,我國共有60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了對越南的相關投資,其中2017年至2018年就有近20家企業發布公告。同期,越南接收的外商投資規模持續攀升,2018年度越南外商直接投資總額達到354億美元。
根據越南計劃投資部國外投資局的統計,2019年一季度越南吸引外資額達10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86.2%,創3年來同期新高,這將進一步加強越南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發展后勁。
而目前越南仍是很多中國企業轉移產能的首選之地。距離海防市1800公里的胡志明市周邊是重要的制造業基地。一位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經理表示,2018年5月之后,許多中國企業家來所里咨詢,希望能盡快在4個月內完成越南公司注冊和落地。
在胡志明市周邊,來自中國的紡織企業也在加大投資力度,甚至紛紛用“越南迎來紡織產業黃金十年”來形容這一發展進程,華孚時尚、天虹紡織、魯泰和百隆東方等大型紡織企業都在越南大幅增擴產能。
越南生產總值變化
越南從1986年搞革新開放以來,GDP增速多年保持6%-7%左右,2018年更高達7.08%,創下11年新高。
這些年來,外資也越來越青睞越南。2018年,越南吸引外資達354.6億美元,實際到位191億美元,同比增長9.1%。
在國內紡織產業面臨掙扎局面的同時,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卻在快速搶占紡織市場。眾所周知,隨著國內生產成本以及用工成本的快速攀升,紡織產業正大批量向東南亞國家轉移,越南就是其中承接中國紡織產業轉移最為主要的國家之一。目前,越南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紡織品出口國,僅次于中國和印度。
一方面盡管有中巴簽署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議定書加持(巴紗進口零關稅),但巴基斯坦對中國出口仍徹底掉隊,被擠出前三甲,由烏茲別克斯坦取代;另一方面6-7月份越南紗進口越來越強勢,將印度、烏茲別克、巴紗等甩開幾條街,東南亞、中亞各國紗廠只能目送越南紗絕塵而去……
千萬不要低估了越南想成為
“世界工廠”的野心!
越南,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4月24日,越南政府決定,禁止進口技術使用年限達到10年或以上的二手機械、設備和生產線技術,將于2019年6月15日生效。
這樣一來,所有在越南投產的紡織企業,都不得不減少對中國面料以及原料供應的依賴,轉而加大對越南紡織產業的投資,完善產業鏈。此消彼長,這對中國紡織產業而言,無疑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除了越南,印度也不差:
印度官員表示,中美雙方正在實施的報復性關稅,為提高印度對華出口提供了一個機會。
CITI近期的一項分析報告稱,由于中美貿易戰還在進行中,這使得印度出口商獲得競爭優勢,紡織類產品雖然只占39億美元左右,但仍然為印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機會,相比于越南,印度更有優勢,不僅人工成本低,而本身十幾億人口也是巨大的紡織服裝的消費市場。
據該報告分析,2018年美國從印度進口的上述紡織品大約為17.1億美元,為進口中國紡織品的43%。從金額上看,美國進口最多的是地毯、非編織繩索和化纖長絲。這些類別的產品為印度出口擴大了機會,其中包括絲、羊毛、棉花、其他植物纖維、人造纖維絲、滌短、地面裝飾、非編織繩索、特殊編織布、針織布和涂層織物和工業用布。
不過,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的產品不包括服裝和紡織成品,因此印度這些類別的產品沒有獲得相同的競爭優勢。
另據報道,印度紡織企業家聯合會召集人普拉布·達莫達蘭也表示,全球紡織品出口總額固定在2600億美元,過去5個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下降了3%到4%,印度的紡織品制造商必須利用這一機會賺錢。
“印度制造商必須將重點轉向服裝領域的增值產品和大規模服裝制造,這將有助于降低服裝的成本。增加10億美元的出口,將為印度創造15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此前據印媒報道,印度已經確定了151種可以取代美國對華出口的商品。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印度有望憑借價格優勢擴大對華出口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