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為媒 “寧波裝”搶灘新零售時代
- 將國內一副十幾元的手套變成數千上萬元,在象山小伙奚靈平看來,這一方面是因為十幾年來對手套定制的匠心,另一方面離不開八年前就借助天貓、京東等互聯網平臺,其創建的品牌“手套先生”已經擁有了60萬客戶的大數據。最近奚靈平又從其中剝離出6萬的客戶數據量,定向培育,比如為國內哈雷摩托等賽車手提供專業手套定制。
在全面提升設計創新能力,提速智能化水平的同時,面對數字經濟新時代,如何搶占新一輪服裝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通過對本屆時尚節的采訪,記者發現,不少寧波本土服裝正全面借力“大數據”,搶抓新零售時代發展的新機遇。
“不僅是做電商,更是線上線下高度融合”
究竟什么是新零售?“新零售不僅是做電商,更是線上線下的高度融合。”在寧波服裝業“老大”雅戈爾集團掌門人李如成看來,新零售需具備六個要素:即強有力的品牌、有競爭力的成本、快速反應體系、舒適的體驗平臺、黑科技的應用、線上線下的高度融合。
就在最近,雅戈爾與國內某互聯網巨頭實現深度牽手,共同探索服飾業線上線下新零售實踐。同時,雅戈爾在寧波、上海和深圳開設了時尚體驗館,5GAR試衣鏡、5G智能導購機器人、3D量體,體驗館里的新技術為消費者營造了“5G+VR/AR”的沉浸式購物體驗。
“我們要讓現實的消費者與數字化的消費者結合在一起,持續為新零售注入智能元素。”雅戈爾集團相關負責人舉例說,哪件衣服出樣時應該放在顯眼的位置?以前靠經驗現在可以靠數據。目前雅戈爾還建立了相關智慧平臺,消費者可以線上下單,線下會離其最近的店進行配送,并享受一樣的價格。
另一家“老字號”寧波服裝企業羅蒙也在爭分奪秒搶抓“互聯網+”帶來的機遇。“我們的西服每一個細節的改進和工藝的提升,都是在用數據說話。”羅蒙企劃經理汪新振介紹,通過運用大數據指引生產、設計,羅蒙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其設計的西服也更符合人體工程學,讓消費者穿著時更加舒適有型。憑借“大數據西服”的助力及羅蒙新零售營銷的創新,今年“雙十一”,羅蒙銷售記錄將再創新高。
“智能化+新零售”可有效降低庫存
庫存是服裝行業繞不開的問題。面對國內服裝行業產能過剩、消費力下降的現狀,如何去產能、去庫存?時尚節期間,寧波羊絨品牌企業旦可韻給出了答案:憑借智能化供應鏈,創造“零庫存”奇跡。
30年來,這家四季做羊絨衫的企業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擁有300家門店,私人定制成為主要銷售特色。“我們有一套完整的快反型智能化產品供應鏈,可以將一件羊絨衫的定制時間從原先的8天縮短為8小時,產品大數據涵蓋數十萬種產品。”旦可韻總經理助理陳心韻說,不僅如此,企業還可以做到3天內急速發貨,消滅等待時間,真正做到接單再補貨,不囤貨,“這是發展新零售的一種方式,旦可韻將其稱作‘零庫存’整點輸出方式”。
提到降低庫存,不得不提寧波太平鳥集團。去年8月開始,太平鳥將大數據應用在男裝上。據太平鳥數據產品組負責人周偉偉介紹,太平鳥通過大數據,分析不同區域消費者的偏好,對線下4000家門店進行銷量監測與數據分析,及時調整產品配比,減少斷碼率,降低庫存。去年底,太平鳥又正式上線商品AI大數據系統項目,至2020年有望在樂町、貝甜、鳥巢等品牌上實現大數據應用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