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社零數據持續走弱,行業“景氣度”難以復蘇?
- 近日,工信部公開了一組數據揭示了我國紡織服飾行業表現不佳的現象。
數據顯示,2019年1-8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3660家,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0738億元,同比增長2.1%;利潤總額563億元,同比下降1.1%。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161億件,同比下降1.7%。
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179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6073億元,同比增長2.9%。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0745億元,同比增長20.8%,其中,穿類商品同比增長19.7%。全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994億美元,同比下降4.0%。
而需要指出的是,相較于化妝品這一消費品數據而言,服裝行業則表現弱了不少。分品類看,2019年1到8月,鞋服針紡、化妝品同比增速分別為3.2%、12.7%,較去年同期降了5.7百分點和增了0.1百分點,整體呈現出化妝品需求旺盛,鞋服服裝持續筑底的跡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服裝行業的疲軟似乎早就顯露出來了。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7年第四季度起,服裝和布的銷售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服裝銷售量2018年是540.6億件,相較2017年的719.1億件下降了24.8%。
與此同時,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也顯示,2018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量累計下降4.2%,增速較2017年放緩8.4個百分點。主要品類中,除運動服零售量實現同比正增長外,其他品類服裝零售量均不及上年同期。
而需要留意的是,在整體消費支出中,人們用于服裝消費的比例也更低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為1289元,同比增長4.1%,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1.2個百分點。而同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6.2%,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類支出增速更是明顯高于衣著消費支出。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衣著支出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為6.5%,較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
種種跡象表明,人們買衣服的確更少了。而令人好奇的是,服裝行業不走俏,究竟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一方面,外貿環境惡化,我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持續下滑所致。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2019年1-8月我國紡織品及服裝出口金額同比下降2.49%至1774億美元。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金額同比上升1%至794億美元;服裝及附件累計出口金額同比下降4.3%至980億美元,繼續呈現紡織品出口偏強,服裝出口較弱的分化態勢。
此外,人民幣貶值對后期出口價格造成壓制。受外貿環境惡化影響,人民幣匯率自4月下旬以來持續下行,10月8日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達到7.07,較4月17日6.69下行幅度達5.68%。盡管短期龍頭公司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價格仍保持相對穩定,或對短期業績存在一定的匯兌收益貢獻,但人民幣持續貶值或將引發新一輪的價格下調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最近一年原材料價格在最近的一年出現了明顯的調整,內棉價格從16000元/噸下調至目前12600元/噸,跌幅達21%;滌綸短纖、滌綸長絲、粘膠短纖價格分別下降32%、29%、29%。而原材料價格下降影響終端產品價格折扣加大,也進一步侵蝕了這一相關企業的利潤空間。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因素需要注意,那就是消費者習慣的改變。
近年來,隨著Zara、H&m等快時尚、個性化品牌的涌入,使得消費者的習慣和觀念有所改變,服裝消費市場的導向發生了改變,已經從單一的遮體避寒的溫飽型消費需求,轉向兼顧時尚與文化等的消費潮流。這就導致了以往的“批量生產”逐步淘汰,轉變成為了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斷創新、“小而精”的生產模式。但這樣一來,生產批次的成本又將擴大,進而單件服裝的銷售價格也將提高,而又使得消費者對其喜愛大打折扣。
不過,令人疑惑的是,服裝行業的景氣度真的難以復蘇?
實則不然。近期以來,有不少券商機構發表研報表示,預計服裝行業的龍頭公司業績在第三季度會有好轉,并在第四季度全面回暖。其中,招商證券指出,受消費促進及企業減稅降費政策刺激,以及基數降低及龍頭運營提效拉動,龍頭收入增速呈現逐季改善跡象,擁有強大品牌力,產品差異化調性明顯,渠道運營精細化水平高,供應鏈管理高效者將延續優于行業的增長態勢。
其中主要表現在,賽道分化明顯。2019年Q3,化妝品、體育用品、童裝、高端休閑龍頭品牌高景氣運行,預計收入處于20%-30%增長區間;高端女裝龍頭產品力及VIP管理運營能力持續加強,同店標線穩定,預計歌力思同店個位數增長、地素同店雙位數增長;大眾休閑龍頭森馬、海瀾之家、太平鳥、商務男裝九牧王預計維持個位數增長。
此外,招商證券還表示,當前品牌行業的估值僅有14X,處于歷史底部,而考慮到低基數以及春節提前因素,Q4銷售回暖可期,可把握估值切換及修復行情。需要精選賽道進行投資,看好體育用品李寧、安踏;大眾及童裝龍頭森馬以及高端消費中同店穩健品種歌力思。
而在行業慢慢復蘇這一過程中,部分表現穩健的個股或可以給予關注:
李寧(02331.HK):李寧是中國領先的體育品牌企業之一,由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寧先生創立。自1990年成立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李寧已逐步成長為代表中國的國際領先運動品牌公司。李寧公司采取多品牌業務發展策略,除自有核心李寧品牌外,還擁有樂途品牌、艾高品牌、心動品牌。此外,李寧公司還控股上海紅雙喜、全資收購凱勝體育。
據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收入為62.55億元,同比增長32.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近兩倍至7.95億元;其中,線上銷售實現大幅增長,李寧19H1來自電商的收入為13.6億元,同比增長38.3%。
森馬服飾(002563.SZ):該公司是一家以虛擬經營為特色,以系列成人休閑服飾和兒童服飾為主導產品的品牌服飾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森馬"和"巴拉巴拉"兩大系列,目前是國內為數不多在兩大領域做到龍頭地位的服裝集團。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82.19億元,同比增長48.57%;實現歸母凈利潤7.22億元,同比增長8.2%。Q2單季營收和歸母凈利分別為41.02億元和3.75億元,分別同比增35.81%和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