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推新制造業計劃 欲攜數字經濟實現雙輪驅動
- 20日,杭州市召開全面實施“新制造業計劃”動員大會,提出要實現數字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兩個引擎一起轉”,為該市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支撐。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表示,“要讓制造業企業在杭州有舞臺、有地位、有奔頭”。
改革開放以來,杭州涌現出萬向、娃哈哈、萬事利等一大批優秀制造業企業,工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43億元增長到2018年接近1.4萬億元,制造業整體水平取得長足進步。
與此同時杭州也正視著自身短板。會上,周江勇直言,杭州制造業發展面臨總量、增速、投資、產業層次和企業吸附能力“五個明顯不足”。“沒有低端的產業門類,只有低端的生產方式。尊重制造、傳承制造、愛護制造的社會氛圍,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為營造良好的制造業社會氛圍,該市發布《關于實施“新制造業計劃”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該計劃的核心要義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堅持增總量、優存量、促增量、提質量,實現數字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兩個引擎一起轉”,為杭州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支撐。其重點舉措是推進“三提兩改一創”。
其中,為推進產業提檔,杭州將構建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和經典產業相得益彰的現代產業體系。具體將實施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傳統產業提升工程、經典產業傳承工程、落后產能淘汰工程等四項工程。
此外該計劃提出目標: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十百千億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工業投資、工業技改總量、新引進項目投資額“六個倍增”,使杭州制造業整體達到全國先進水平,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制造業強市。
更好更快實現“新制造業計劃”的目標,政府角色至關重要。周江勇表示,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心里裝著企業,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辦“清”上加“親”的事情,讓企業在杭州把根扎得更深;各區縣(市)要把實施“新制造業計劃”作為“一把手工程”,結合主題教育調研、“走親連心三服務”等,經常深入制造業企業噓寒問暖、紓困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