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MA視角】終端用戶最想看什么?(羽絨篇)
高質量發展對裝備提出更高要求
當前國產羽絨服不合格率較高的檢測項目依次為:含絨量/絨子含量、防鉆絨性、接縫性能、充絨量、蓬松度,其中,羽絨服的鉆絨現象是消費者質量投訴的熱點。而這些,都與縫制裝備息息相關。
國際羽絨羽毛局副主席、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理事長姚小蔓表示:作為給全球消費者帶來溫暖的行業,中國羽絨行業積極響應黨和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不僅要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產品、對美好生活的消費需求,還要對標國際知名品牌,絕不讓“馬桶蓋現象”在中國羽絨行業重演。她還表示,目前國內市場對高端羽絨服有消費需求。“高端市場國產品牌是一個空白,波司登等品牌逆勢而上,看到了這塊空白,敢于站起來和國際大牌競爭。”
波司登:向自動化縫制發展
在整體零售經濟下行的環境之下,波司登品牌逆勢增長,在原創設計、品質工藝、功能科技、產品結構等方面持續優化、升級,全面提升面料、羽絨、毛、輔料和生產工藝;整合全球優質資源,與國際頂尖原輔料供應商建立合作;與國際一流科研機構合作,在產品面料、功能等研發創新層面不斷突破。2018年,波司登在中高端銷量增長500%以上,未來波司登將繼續在專業羽絨服上持續追擊亮點。
俞欽表示,“對今年的CISMA展會,我期待能看到實用型的、有針對性的,對羽絨服生產工道能較大提高效率和質量的小工具或者設備,當然對自動化設備的改進升級我也十分期待。”
東隆:研發需要專業和專注
作為CISMA展會的常客,張戀建表示,看展會,我們都是帶著問題去。談到設備應用中的問題,她表示,目前百聯、富怡等產品在充絨、化纖被的縫制環節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在沙發套、被子、枕頭等家紡產品的生產,鋪布機普遍應用;裁剪機則因面料層數不足,應用起來不像在服裝生產中合算;模板機還需要在開發立體模板上下功夫。
鴻潤:尋求更高效智能的羽絨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