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抵制日貨持續發酵:快遞拒送優衣庫商品
- 24日,由韓國快遞企業的快遞員組成的勞動團體在位于首爾的日本大使館前召開記者會,宣布發起拒絕為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配送商品的活動,以抗議日本政府對韓國加強出口管制。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聲音越來越大,已經爆發了數次相關運動。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該勞動團體24日發表聲明稱:“我們聲討安倍政府的經濟報復,宣布加入拒絕為優衣庫配送商品的全民反日浪潮。”之所以選擇優衣庫,該團體表示是因為其運營方是日本迅銷公司,他們的工作人員曾發表過輕視“抵制日貨”運動影響的言論。
韓國輿論調查公司“Real Meter”24日表示,對于“抵制日貨是感情用事”的觀點,約62%的韓國受訪者認為“并非感情用事”,大幅超過了認為是“感情用事”者(約34%)。
7月早些時候,有韓國民眾在韓國油站協會主頁下評論,呼吁韓國加油站通過拒絕為駕駛日本汽車的客戶提供服務,來加入到反日抗議活動中。一些發布在社交網絡上的帖子甚至威脅稱,沒有加入其中的加油站會受到抵制。
最近,在韓國首爾市的部分超市內,日本啤酒等來自日本的商品已經全部下架。外媒稱,日本啤酒上周在韓國的銷售量下降了40%。
首爾市陽川區住宅街的一處超市賣場內貼了一塊告示,上面寫著“不賣日本商品”。4罐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60元)的札幌啤酒本來是熱賣商品,但超市店長說:“為了國家,決定不賣了。銷售額是會減少,不過在日本撤回‘貿易報復’之前,我還會繼續這樣的。”
韓國網民發起“抵制日貨”活動
社交媒體上,許多韓國網友呼吁韓國人不去日本旅游,聲勢越來越大。最近韓國前往日本旅行的預訂量下降了70%、甚至日本電影的上座率都受到了影響,日本駐首爾大使館外也出現了示威活動。
據此前報道,日本政府7月1日宣布,從4日起,對出口韓國的三種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加強管制,并將韓國排除在貿易“白色清單”之外。受出口管制的產品,是智能手機、芯片等產業中的重要原材料,日本企業的產量占全球產量大約70%至90%。半導體工業是韓國主要產業,預期將受到日方出口限制嚴重影響。
對此,韓國政府把日方舉措定性為“經濟報復”,并提出多項應對措施,包括謀求出口市場多元化、關鍵技術國產化、國內生產設備規模化,以及訴諸世貿組織。近期,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聲音不斷加大,且有持續發酵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