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即將面臨淘汰的三類企業
- 有人說:“淡季是一臺顯微鏡,那些在旺季沒有被重視的病灶,通通被放大,繼而侵蝕你的神經,蠶食你的靈魂,蛀空你的軀體,最終讓你的企業留下一副干癟的皮囊。”
毛衫行業的淡季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就來了,至今還沒有走掉的跡象,在這漫長的數月中,一些企業在旺季沒有暴露的病態,通通開始彰顯;
有些企業人員流動過大,有些企業在淡季徹底喪失競爭力,還有些企業日夜勞作,卻仍舊止不住的虧損。
正所謂:大廈將傾,一木難支,如果不找到癥結所在,即便拿掉“淡季”這塊遮羞布,企業轟然倒塌,也是遲早的事。
去年的時候,我們參加了一個研討會,那時候貿易戰的弊端已經開始初現,我們聊的話題,就是“2019年毛衫行業的嚴峻形勢”。
期間有一位姓聶的老師說了這樣一段話:“2019年毛衫行業將會淘汰這三類企業”,現下,2019年過了一半,聶老師的話猶如平地驚雷,振聾發聵,他說的三類企業,在上半年,可謂是舉步維艱。
馬云說過:“普通人因看見而相信”。
顯然毛衫行業里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樣的普通人,我們看到了,相信了,所以整理成文字分享出來。讓更多的人有個系統化的認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亡羊補牢,或未為晚矣。
第一類:不懂得“開源”的企業。
開源,顧名思義,開發水源,增加財政收入。也許很多人不會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不懂開源的企業。
但事實上,在毛衫行業里確實有許多不懂“開源”的企業。
我記得街面上有一家叫做“艾XX”的羽絨服店,賣的衣服不便宜,過了冬季就關門,幾天之后,突如其來的清倉標志,讓你感到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結果你走進店鋪一看,里面賣的東西和艾XX半毛錢關系都沒有,但上當的人不計其數。
第二年,艾XX羽絨服重新上市,再也沒有門庭若市的盛況,一些上當的人對艾XX失望了,還有一些不知道自己上當的人,正等著艾XX清倉打折,你說艾XX這叫開源嗎?
羊毛衫和艾XX一樣,一年滿打滿算也就五六個月的行情,應付淡季是毛衫人的常態,但是許多企業卻沒有將淡季做成“開源”的突破口。去豐富產品的種類,讓自己在晚春、盛夏、早秋也具備相當的競爭力,反倒是抱著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等旺季時”的心態。
有的企業雖然做了一些產品上的調整,但戰略上卻出現了偏差。自己做的明明是高端客戶群,卻給高端客戶群推送材質偏差、價格離譜的春夏季產品,這么做的效果不僅不能開源,反而更加容易導致客戶的流失。
還有些企業至今仍標榜“傳統”,拒絕互聯網,這未嘗不是在拒絕一種“開源”的方式啊!
第二類:不懂得“節流”的企業。
節流,很好理解,節省水流,寓意節約開支。
說毛衫企業不懂得節流,深受節約“荼毒”的整燙工第一個不答應:“放屁,毛衫企業是天底下最懂節流的企業,我們車間到現在都不給裝空調,頂著高溫作業,你居然告訴我毛衫企業不懂節流。”
但請你們相信我,盤剝員工,并不等同于節流。
節流,是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我們在毛衫行業發現太多的不必要開支,例如高昂的采購成本,這個層面上的節流,實際上并沒有以喪失員工的利益為代價,但是許多企業就是不做。雖說信任是企業合作的基礎,但過分追求安逸未嘗不是尋求新合作的絆腳石。
再比如一些不必要的生產,沒有數據做驅動的毛衫企業,大多是是一種賭徒心理,賭去年的熱銷款,今年仍然流行,賭上一季度的訂貨款,這一季度仍會加碼。但連數據建模都做不出來的毛衫企業,僅僅憑著自己的嗅覺行動,往往會事與愿違。
節流的第一要素,先學會數據建模,數據分析,數據會告訴你很多真相。
第三類:不懂得“福利”的企業。
我們曾經問過一些毛衫企業的負責人:“您覺得您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門。
自信一點的老板說:“是鄙人的眼光。”
謙虛一點的老板說:“是客戶的信賴。”
很少有老板會把核心競爭力轉嫁到人才上來,當然,人才亦不是毛衫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管理和培養人才的能力才是。
企業留住優秀的人,優秀的人培養出同樣優秀的人,如此一來,勢必能拔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但現實往往給人當頭棒喝,毛衫企業的人員流失率在近幾年高居不下。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一個驚人的結論,毛衫行業的人員流失和工資的關系往往不大,越是正規的企業,工資往往越少,但相反,人員流失率卻越低。
究其原因,就在“福利”二字。
很多毛衫企業,是不繳納五險的,但是從事毛衫相關工作的人,孩子往往又到了讀書的年紀,許多人寧愿工資少一點,也要繳納社保,將孩子的入學問題給解決了。
福利,也并不僅僅是五險,還有兩個字叫“尊重”。
去年我到訪一個車間,有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唇腭裂,但卻十分的樂觀,臉上時常掛著微笑,我問他:“什么事這么高興。”
他說:“老板不嫌棄我長得難看,晚上帶我去應酬。”
我不知道,他曾經歷過怎樣的冷嘲熱諷,方能將“不嫌棄”說的這么云淡風輕。但我知道,他在這家企業得到了應有的尊重。
那些不懂得福利的企業,最終會失去人心,更別提管理和培養人才的核心競爭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