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數據出爐,全年走勢近半,家紡集群過得怎么樣?
- 5月中旬,2019年一季度家紡行業運行分析出爐。在國際經濟形勢錯綜復雜以及2月春節假期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家紡行業整體表現趨于穩定。行業出口穩中有增,行業效益較上年有所下降,但效率有所提升。企業對二季度預期較為樂觀。
5月下旬,中美貿易摩擦有愈演愈烈之勢,對實體經濟必將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沖擊,家紡行業將如何調整步伐以應對不確定性?作為行業發展的有力引擎,各家紡產業集群“過得”怎么樣?在全國家紡產業集群交流會上,能夠找到答案。
整體穩定
集群發展順利推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全國1791家家紡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1.39億元,同比增長8.73%。其中219家骨干企業一季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8.52億元,同比下降1.34%。16個家紡產業集群一季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0.56億元,同比增長2.72%。行業內銷產值呈現同樣態勢。
從家紡各子行業情況看,床上用品行業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相對有所回落,毛巾和布藝行業則整體保持平穩較好增長。
以生產床品為主的江蘇南通海門疊石橋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家紡產業集群,擁有家紡企業2500多家,家紡產品銷售超1000億元,在全國市場占有率接近50%。在全國家紡行業集群交流會上,海門工業園區常務副主任陳冬華用三個詞形容疊石橋家紡:易(交易)滿全球、品質至上、活力無限。她還談到,未來,疊石橋市場將由床品為主的家紡市場演變為大家紡小家居市場,繼而發展成大家紡大家居市場;由內貿為主的市場發展為內、外雙翼齊飛的一級批發市場;由傳統型市場發展為智慧型市場,成為國家家紡名城、商貿展銷樞紐、宜居宜游新區。同時推進疊石橋家紡小鎮建設。
而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毛巾專業批發市場高陽紡織商貿城的河北高陽縣,2018年紡織業實現產值約350多億元,對GDP貢獻率達65%以上,2019年一季度開局穩定。作為立縣支柱產業,高陽縣現有紡織企業及個體加工戶40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84家,各類紡織機械2余萬臺(套),從業人員14萬余人,年產巾被50萬噸,形成了紡、織、印、染、整等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其中高陽紡織商貿城年市場交易額逾60億元。
高陽縣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董艷杰談到,高陽縣近年來發展亮點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狠抓技改升級,積極培育產業做大做強;二是發展循環經濟,綜合投入20多億元構建產業生態發展新模式;三是規范研發機構建設;四是推動工業設計應用。
出口略增
內生動力正在加強
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家紡行業實現貿易進出口總額共計92.99億美元,其中出口額89.61億美元,同比增長0.55%;進口額3.39億美元,同比下降1.42%;實現貿易順差86.22億美元。行業出口總體保持穩定,其中床上用品出口實現平穩增長,餐廚用紡織品增長幅度相對較大,而布藝、毛巾及毯類產品出口較上年有所下降。
從出口產品主要市場情況看,2019年一季度我國對幾個重要市場出口額均實現較好增長。美歐日三大傳統市場仍居于主導地位,且占比份額進一步擴大。東盟市場一季度出口增長良好,其中越南是我國對東盟出口家紡產品最主要的國家。
此外,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一季度涉稅地毯產品出口美國同比下降27.32%,在同類出口產品中降幅最大。同時對歐盟、日本及東盟市場地毯出口實現較好增長。
珊瑚絨、法蘭絨、雙面絨、單面絨等毯子類制品占浙江建德市家紡產品的60%以上,其中90%以上出口。2018年,建德全市家紡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8.2億元,工業銷售產值57.42億元,出口交貨值42.59億元,實現利稅5億余元。
浙江建德市乾潭鎮工業副鎮長胡風華介紹,面對經濟下行,產業改造提升的壓力,該地區從三方面進一步發展:一是重視“品牌創建”:建德家紡的強項是縫制加工能力強,出口交貨數量大,短板是貼牌生產,商標、標準、品牌少,針對問題,集群配合協會和企業,加快了標準、品牌、人才創建工作的提高。二是重視“創新管理”,進一步開展產學研。三是重視企業規范建設,提高行業綜合效益。
效率提升
渠道優勢占據主位
在全球貿易景氣回落,國內外宏觀形勢復雜以及春節因素等多方面影響下,家紡行業一季度生產增速放緩,利潤同比有所下降,但行業產能利用率上升;企業去庫存較積極,產成品周轉率有所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家紡行業產成品周轉率為16.52,同期提升0.28個點。
效率提升,渠道為先。規模體量大、行業占比高、品質聚集強的南通家紡,渠道優勢是其特色優勢之一,不僅傳統渠道穩固,基于互聯網的新渠道也在不斷發展。此外,江蘇南通家紡城管委會主任、通州川姜鎮黨委書記邵愛軍表示,川姜家紡的優勢還包括:設計研發優勢,向產業上端拓展優勢,以及制造優勢。
對于未來的發展思路,川姜鎮提出了“1+3”的產業發展定位。“1”是鞏固制造優勢,主要通過智能化改造、以及與院校合作不斷應用新技術等方式實現。“3”代表三塊服務業態。一是文創,二是電子商務,三是智慧物流。
無獨有偶,站在“互聯網+”的風口浪尖,江蘇震澤絲綢企業也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堅持線上線下互動發展。震澤鎮絲綢辦主任薛美娟介紹,震澤目前擁有近200家絲綢企業,規模以上絲綢企業達到8家,行業年銷售年均増速保持在20%左右。震澤鎮一方面繼續打造優越的公共服務環境以及創新的行業發展氛圍,與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的震澤絲綢杯,加速設計人才與企業的對接;一方面著力推進“一路、兩園、三版塊”建設,圍繞產業定位突出“特而強”,小鎮功能力求“聚而合”,建設形態力求“精而美”的建設目標,打造主題鮮明的特色“絲綢小鎮”。
預期樂觀
全力規劃未來發展
綜合來看,2019年一季度家紡市場整體需求不旺,企業預判趨于謹慎。隨著國內市場環境逐漸改善,二季度或將有回升空間,樣本企業對于二季度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主要家紡產品生產量增長、盈利增加,以及國內外市場都較為看好。
已舉辦19年、23屆的海寧家博會,在2019年3月又一次圓滿舉行,共有約3000家布藝品牌企業參展,累計觀展客商超5萬人次,實現(意向)交易額約23.97億元。浙江海寧家紡城副總經理岳遠征談到,接下來,海寧家紡城將從供應鏈、互聯網的角度,圍繞設計研發、檢驗檢測、展覽銷售、智能倉儲物流、大數據信息,找到痛點、難點,進而探索出一條有效的解決路徑。比如馬上啟動的智慧物流園區暨產業供應鏈管理創新項目,即以物流倉儲服務為切入點,進一步推動家紡產業供應鏈管理創新、降低企業成本的諸多服務項目。
手工絎縫被加工之鄉,安徽岳西縣副縣長艾中華表示,岳西縣政府將在推進家紡產業發展方面,積極提供政策支持,注重品質提升、品牌打造,重視品牌推廣。“魯繡之鄉” 山東文登中小企業局局長王麗杰也表示,為推動家紡產業發展,文登著力于更新理念,助推產業持續發展;創新驅動,加快新舊動能的轉換;開拓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而年產值40多億元的蠶絲被之鄉,浙江桐鄉洲泉鎮經發中心副主任沈大蔚則談到,洲泉鎮的蠶絲被行業正在從規范蠶絲被生產環節、電商換市推進、提高區域品牌影響力等方面不斷轉型升級。
2019年已近半,國際市場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國內市場的消費升級,都讓各家紡產業集群紛紛表示,將在近年來有較大提升的基礎上,一方面持續關注國際宏觀市場環境,另一方面繼續深化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應對和把握不確定性。(部分數據來自中家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