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如何與供應鏈打交道,做到快速反應、柔性生產?
- 許多朋友想創立自己的服飾品牌,他們一般有好的創意設計。把要設計變成新產品,還需要有好的工廠配合,才能快速投入市場。那么,品牌公司如何尋找合適的加工廠和供應商呢?
上圖:服飾品牌這幾年經歷了從做庫存到快速反應、柔性生產的轉變:
1.0 階段 ——庫存為銷售主體。
2.0 階段 —— 快速反應:原來100%的下單切分成50%首單和加單,工廠的生產周期從40天以上縮短到15天以內。
3.0 階段——供應鏈管理:柔性定制、快周期、小批量、快速補單和物流配發等的控制能力。
一、服裝供應鏈的組成
哪些組成了服裝的生產供應鏈?供應鏈是一個多環節的過程,可以大致的劃分為成衣加工廠、二次工藝工廠和面輔料工廠,這就是生產環節的整個前端。
成衣加工廠也分成純加工、包工包料、帶設計能力的工廠(ODM)。這里面也有專門的針織廠、毛織廠、梭織工廠、牛仔廠、羽絨廠等等。二次工藝加工廠就包括各種工藝,比如繡花廠、印花廠、磚機廠、水廠、洗水廠、染色廠等等。
設計外包的工作節點——①客戶接單、②流程樞紐、③客戶結案。
從最開始的溝通需求,整理需求,跟蹤物料,配發,助理跟進板房所缺的物料,到最后的物料卡的制作紙樣和版,在這整個過程里面,設計師也會跟進相關的找面輔料和配面輔料的工作。
到成品約客戶批復的時候,確認沒什么問題的話,那就可以制作物料卡和存檔備案。如果面輔料存在問題呢,就快速地把中間的步驟重復一遍。以上基本上就是外包公司的整個流程。
二、又愛又恨的小訂單
我們都知道小訂單呢,會比一般的大貨要貴50%左右。那這50%是貴在哪里呢?主要增加的是以下四項成本:原材料的成本,加工的成本,二次工藝的成本,還有運輸物流的成本。這里排除了人工的情況,人工的變數也非常大。因為如果是小訂單的話,三五十件在面料商那里是有可能是不到一匹布。它可能只是用了五六十米布,面料商還是可以接受散剪。如果是針織的面料商的話呢,他不接受散剪,所以原材料的成本上漲。小訂單的話,我們給到工人的工價也會提高。再加上像我們一般在做繡印花的開版都會收取一個版費,下單超過200件的話,工廠就會退還版費。
雖然這些小訂單的這種成本的單價會變高,但是對于初創品牌來說,總成本是其實變少。初創品牌可以去多款少量的去測款,先測試市場,如果跑起來的話再去進行一個大額的翻單。
三、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供應鏈?
1、批發市場
初創品牌如果經歷過現貨階段以后,建議直接從市場上批發。如果團隊里面都是由推廣、運營、銷售、倉儲等等組成的話,即不具備設計的能力,那整個設計和生產找一個靠譜的代工廠和供應鏈的設計公司全部把它外包出去,然后由設計公司去抓設計的貨品,那品牌就可以專心的去做市場。2、找純加工廠
如果團隊里面有具有一定的生產體量,建議可以把生產外包,然后自己養一個采購跟單,找一個純加工的工廠,這樣可以把控自己的貨品風格,成本也可以降下去。
3、設計外包
如果你的團隊是以工廠為主,那就可以考慮單純的去做設計外包,然后生產,在廣州、杭州和深圳就可以找到合適的設計公司。
服裝生產外發流程
1、下達生產通知書跟單員接到客戶訂單后,應將其轉化為生產通知單。通知單要明確客戶所訂產品的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包裝要求,交貨期等。
2、分析生產能力
生產通知單下達后,要分析外發企業的生產能力。能否按期,按質地交貨。如不能應采取什么措施?
3、制定生產計劃
生產計劃的制定及實施關系著生產管理及交貨的成敗。跟單員要協助生管人員將訂單及時轉化為生產通知單。
4、跟蹤生產進度
外發生產的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發生差異,要找原因:
①原計劃錯誤;
②器設備有故障;
③機材料沒跟上;
④不良率和報廢率過高;
⑤ 臨時工作或特急訂單的影響;
⑥前制程延誤的累積;
⑦員工工作情緒低落,缺勤或流動率高。
5、掌握生產進度的表單:
①生產日報表;
②生產進度差異分析表;
③生產進度控制表;
④生產異常處理表;
⑤生產線進度跟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