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淘汰8008家鞋廠,溫嶺猛藥見效
“一年半時間,溫嶺鞋業已實現‘廠房與民房分離、生活與生產分離’,無照生產基本清零,安全事故大幅下降,環保壓力大為減輕,發展態勢向好。”這是昨天溫嶺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對當地這個傳統產業整治提升成效的描述。
鞋業是溫嶺傳統產業之一,長期以來,粗放的發展方式成為制約鞋業發展的“緊箍咒”。去年年初,溫嶺以6個鞋業重點鎮(街道)為突破口,全面啟動鞋業整治提升三年行動。
溫嶺橫峰街道橫石路曾被稱為“鞋業一條街”,沿路1000余間的民房里擠滿了集生產、買賣、吃住于一體的鞋類作坊,如今基本清退,恢復了原有的干凈面貌。
“民房內不得辦鞋廠”是溫嶺鞋業整治提升工作嚴守的法律底線。2018年以來,溫嶺市共淘汰取締“低散危”鞋業生產作坊8008家,注銷及吊銷鞋業生產企業執照2304本,取締無照鞋業生產企業5456家,關停隱蔽生產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鞋業生產企業1313家。
為擦亮“溫嶺鞋業”這塊金字招牌,溫嶺出臺《關于扶持鞋業企業提檔升級的十條政策》,進一步強化“優”“強”導向,支持鞋企在企業貢獻、投資、技改、平臺、研發、質量、品牌、渠道、管理和安全等十方面優化升級。據初步統計,共兌現獎勵資金499.96萬元。
此外,溫嶺通過全域改造,加快產業升級實驗區和鞋業小微園區建設,解決優質鞋企發展空間問題。
“今年要實現無照鞋企取締率100%、民房內有照鞋企退出率100%、民房內鞋業生產企業執照注銷率或吊銷率100%;實現5家鞋企進百強、新增轉型升級項目5個,新增‘小升規’鞋企50家,培育鞋業全產業鏈標桿企業50家。”溫嶺市鞋業整治提升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華初介紹,在鞏固現有成果基礎上,狠抓質量提升、研發創新和品牌培育,實現溫嶺鞋業“二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