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和您一起探討縫紉機跳線問題
- 小布的技能課又來了!上期給大家講解了斷線問題,不知道有沒有給大家一些幫助,今天,小布來給大家講講跳線的問題!
原因:梭線太短、梭線夾于梭門、機針太高,擺梭無法勾住線環。
處理方法:拉長梭線、檢查底線是否被卡住,并排除之。針桿連接軸堅固螺釘松動針桿上移,應下調針桿,重新對針,擰緊緊固螺釘。
針桿竄動
原因:針桿孔、針桿磨損、針桿連接扎螺釘松動,針桿位移。處理方法:調換針桿套,或選配新針桿、重新對針;并擰緊緊定螺釘。
過若干針跳一針線
原因:擺梭磨損,擺梭尖太鈍、縫紉機針太高或過低。處理方法:換擺梭、調整針桿高度或機針高度,重新對針。
連續跳線或一針也不能縫
原因:機針質量差或機針彎曲不能正常產生線環。縫紉機針太高,勾不住線環,縫料縫線機針三者配合不當。長期使用擺梭,擺床等零部件嚴重磨損或折。處理方法:更換合格機針或校直機針。調整針桿或縫紉機針高度。一般情況下可更換擺梭或梭床,必要時進行大修。
縫薄不跳線,縫厚跳線
原因:壓腳壓力不夠、縫紉機針太細、勾線機構等零件嚴重磨損。處理方法:調整壓腳壓力、換機針、更換零件,進行修理。
縫厚跳線,縫薄跳線
原因:針板的容針孔磨損過大、縫紉機機針太粗、壓腳底部磨損,或壓腳壓力過小。處理方法:更換針板、換細針、換壓腳,換壓腳,或調整壓腳壓力。
其他原因
(1)穿線方法不正確 按照“穿線圖”重新穿線。
(2)直機針的安裝不正確 檢查機針高度及面向位置,使機針向下運動時略靠針板孔前方。
(3)直機針針尖斷或彎曲 更換新機針。
(4)彎針針尖變鈍 用油石或細砂紙修磨,也可換新彎針。
(5)縫線張力太大或太小 適當調節縫線張力。
(6)彎針不能套住右邊直機針的線環,下裝飾線的右邊線跡跳針 直機針的線環太小,適當增大跳線量。
(7)彎針不能套住左邊直機針的線環,下裝飾線的左邊線跡跳針 直機針的線環過大,適當減少跳線量。
(8)彎針同時鉤不住中間和左邊直機針線環,下裝飾線的中間線和左邊線跡都跳針 適當減少跳線量。
(9)彎針背面中間、左邊針線不能穿進編織針線和彎針線的三角形,左面線跡的背面中間跳針 檢查縫線是否穿過夾線器,檢查底線凸輪的同步工作,如有問題按標準調整。
(10)機針與彎針配合不當 檢查針桿高度、機針與彎針之間的同步,如有問題按標準調整。
(11)機針與護針桿配合不當 檢查機針與護針桿位置。(12)機針與繃針配合不當或繃針的位置不對,造成上裝飾線跳針 檢查機針與繃針的配合尺寸,檢查繃針線的出線量。
(13)挑線簧張力過大或沒有挑線簧引起的故障 把挑線簧放松、加裝挑線簧即可解決。
(14)旋梭的梭尖有毛刺引起的故障 用細砂紙輕輕磨掉毛刺即可。
(15)旋梭與針的位置誤差過大引起的故障 調整旋梭和針的位置即可解決。
具體操作如下:
①調整針與旋梭的上下位置,首先將針旋至最下方,然后慢慢繼續旋轉待針慢慢向上移動時,此時旋梭的梭尖應正好移動到針平面的中間位置,如果不對調整即可。
②完成第一步的調整即可調整針與梭尖之間的位置,將旋梭的梭尖與針之間的距離調至0~0.1mm然后旋緊旋梭的固定螺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