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資制衣廠員工:日圣智慧縫紉機比我想象中更智能
- 2018年6月,陳芝梅來到臺資企業勉縣政力制衣有限公司,干起了老本行——縫紉工。看著車間里的日圣智慧縫紉機,陳芝梅不禁感嘆:“我知道現在市面上的縫紉機各式各樣,可沒想到竟然這么先進,比我想象中更智能。”
今年48歲的陳芝梅是漢中市勉縣定軍山鎮元坪村人,從小就跟著長輩學習裁剪制衣手藝。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陳芝梅先后生下兩個女兒,丈夫外出務工,她就留在家里照顧孩子。為了補貼家用,幫丈夫分擔家庭重任,她在家里支起一臺縫紉機,做起裁縫活兒。
“那會兒還挺流行做衣服,我們村子方圓幾十里,就我一個人會這門手藝,親朋鄰里經常來找我做新衣裳,或者縫補被褥和舊衣裳。”陳芝梅說,當時操作縫紉機需要自己穿針引線,縫紉機下邊有腳踏板,要邊踩邊縫衣裳。“剛學手藝的時候,光是穿針引線就得好一陣子,后來慢慢熟練了,出活兒也快多了。”陳芝梅回憶說,“即使這樣,做一條褲子也要整整一天,一件帶兜西裝需要2天至3天。”
漸漸地,隨著市場上物資日益豐富,陳芝梅的親朋鄰里們就很少做衣服了。20世紀90年代末,陳芝梅接的活兒越來越少,家里的縫紉機逐漸擱置。
2017年至2018年,勉縣各類工廠開始增多。在同鄉的介紹下,去年6月,陳芝梅來到臺資企業勉縣政力制衣有限公司,干起了老本行。看著車間里的日圣智慧縫紉機,陳芝梅不禁感嘆:“我知道現在市面上的縫紉機各式各樣,可沒想到竟然這么先進,比我想象中更智能,可以自動剪線、電腦拼布,幾百條褲子只要半天時間。”
據悉,陳芝梅上班的臺資企業政力制衣有限公司是蘇陜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項目,擁有自動化生產流水線15條,吸納當地500多名群眾就業。圖為村民們在勉縣政力制衣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作,她們使用的都是高顏值、高品質、高性能的日圣智慧縫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