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狼來了!不僅搶走服裝訂單,越南又要和中國的紡織、面料廠搶飯碗了
- 據《越南新聞》4月24日消息,越南政府副總理鄭定勇日前簽署政府第18/2019 /QĐ-TTg號決定,禁止進口技術使用年限達到10年或以上的二手機械、設備和生產線技術,將于2019年6月15日生效。
“越南服裝”或成最大贏家
CPTPP對越南經濟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越南抓住機遇和克服挑戰的能力。CPTPP逐步取消98%的農業和工業產品關稅,放寬投資法規并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加入CPTPP,給越南帶來了空前的市場,“越南制造”或成最大的贏家。據越通社報道:越南從CPTPP締約國共引進外資1120億美元,相當于越南吸引外資總額的15%。
越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僅勤勞,而且充滿活力,目前青壯年達3000萬左右,而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越南人口則相對年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越南會保持這種優勢從而勞動力的競爭力增強。
在紡織服裝領域,現在"Made in Vietnam"正在悄然擠占"Made in China"的市場。2009年,耐克的越南代工廠完成了對中國產能的全面超越;2012年,阿迪達斯最后一個中國大陸工廠在蘇州關閉;2018年4月,優衣庫宣布中國產能向東南亞轉移,越南將承擔生產總量的40%。
不止是國外品牌,在廉價勞動力的吸引下,很多原本扎根在中國廣東、福建的服裝鞋帽民企,掀起了一股將工廠遷往越南的熱潮。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也加快了向越南轉移的步伐。
中國羽絨服制造和銷售商波司登也將擴大在東南亞的生產。借助與日本伊藤忠商事的資本合作關系,波司登開始在與伊藤忠商事有關的越南紡織工廠進行試驗性生產,計劃根據生產動向進一步擴大產量。
轉移的原因不復雜,因為去越南人工費可以便宜近5成。越南的生產工人平均月薪為216美元。并且,根據世界銀行數據,越南是東南亞勞動力最多的國家之一,有5750萬的工人,而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分別為1540萬和4460萬。
當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國服裝外貿訂單步履艱難,越南服裝制造業卻在大踏步前行,這不能不引起行業警惕。
越南對準面料、原料行業
而近年來,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國外貿訂單步履艱難,越南卻在大踏步前行,這不能不引起行業警惕。年初以來,隨著越南入CPTPP,有消息指出,其矛頭并不止針對服裝加工業,他們直接對準了面料和原料行業。
Nguyen秘書長表示,成衣外資廠大量在越南設立,主要是因“泛太平洋全面進步伙伴協議”的關系,考慮到原產地規定,在越南生產出口可享優惠關稅,然而原料仍多數仰賴進口,雖紡織品出口與日俱增,但利潤卻未能同步提升,這使得越南方對原料方面的生產越來越重視!
根據原版紡織服裝條款截圖:
也就是說如果越南服裝廠想享受“協議”帶來的便利,必須使用越南當地原料/面料去做服裝。這樣一來,越南就會減少對中國面料和原料的依賴。這也是對越南紡織面料行業加碼了一個大引擎。
越南將建300多紡織工業園,不可能都是服裝廠,一大半可能是紡織原料紗線,印染后整企業,和越南龐大的服裝加工做配套。
在奧巴馬的時候,TPP就讓越南興奮地不得了,也讓中國一些大老板看到了另一線投資希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就開始轉移設備,越南買地建廠。比如這些紡織界大咖集團:百隆東方,天虹紡織,如意控股,山東魯泰,華孚色紡,青島即發,雅戈爾等等。
上面的很多企業都是原料加工,還有一些臺灣省企業和韓國企業也早已在越南建好了印染公司。
記得是2013年,越南一家客戶就開始不再要服裝里布,說他們當地也有,價格也差不多,而且有便宜的趨勢。也就是說這種低端里布,口袋布再出口到越南就越來越少,甚至以后會進口。
路不好走,提前做準備
中國的面料地位應該一時半會不可能被任何國家替代,但是低端產品肯定會被淘汰出去。紡織業是比較成熟的,沒有太高科技,只要越南買新設備,高端設備,五年左右,估計越南會生產出來不少中端面料,也就意味著未來5年,不少依賴出口面料的企業可能會失去機會或者關門。
而眾所周知,近年來越南自中國機械裝備進口額不斷增長,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包括織機在內的二手設備,越南此次發布進口二手設備禁令,等于給中國二手織機出口斷了后路,與此同時,國內沿海噴水產能依舊在淘汰過程中,接下來淘汰的二手織機會流向何方?這值得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