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國工人再度陷入生死邊緣
- 無時尚中文網(微信號:nofashioncn)2019年4月14日:孟加拉國政府組織試圖提前接管對該國服裝行業工廠安全性檢查,以阻止由歐洲和美國服裝集團組成的組織自2013年后一直進行的此項工作。
在七次推遲上述決定后,4月15日,孟加拉國最高法院將進行聽證,該聽證原本定于上周日進行。
Bangladesh Accord 是一個獨立,但具有法律效率的組織,其連接品牌、工會,同時覆蓋孟加拉國的成衣制造工廠。
去年底,孟加拉國政府宣布Bangladesh Accord 在2018年11月30日前關閉,試圖用該國政府旗下的Remediation Coordination Cell (簡稱RCC) 代替國際服裝集團組成的Bangladesh Accord。此舉遭遇品牌以及勞工權益組織反對,以及Bangladesh Accord 的上述,而關于上訴聽證會一拖再拖。
Bangladesh Accord 部分成員
Clean Clothes Campaign 等權益組織,普遍不相信孟加拉國政府的能力和透明度。Clean Clothes Campaign 發言人Christie Miedema 表示,目前Bangladesh Accord 是唯一一個可以保證孟加拉國服裝行業工廠安全的透明且有意義的組織,而孟加拉國政府提前接管可能最終前功盡棄。
Bangladesh Accord 此前試圖在2021年移交給孟加拉國政府,在此之前會確保1,700間服裝工廠符合該組織的安全檢查。
實際在該組織監督過程中,已經被曝一些工廠的安全改造滯后。
2015年,Clean Clothes Campaign、International Labor Rights Forum、Maquila Solidarity Network和Worker Rights Consortium 四間權益組織發布聯合報告《Evaluation of H&M Compliance with Safety Action Plans for Strategic Suppliers in Bangladesh》,稱H&M 在孟加拉國的制造工廠仍然存在大量安全問題,此前承諾的改造嚴重滯后。據上述NGO 組織群體的調查和報告,32間H&M的“黃金”和“鉑金”工廠有61%沒有防火安全出口、改造滯后超過1年的項目高達180個、超過30個項目逾期未改造的工廠達16間即50%、53%的工廠超過一半需要改造項目預期未改造、致總計約17萬工人于安全隱患之中。
不過報告隨后遭瑞典集團否認,H&M 集團稱,集團只有檢測和對供應鏈工廠進行要求的義務、防火通道是工廠的基本需求、根據瑞典集團自己跟蹤數據,60%的改造工作已經完成。
2016年1月和2016年5月,上述組織繼續跟蹤改造情況,但發現H&M 供應商防火通道仍然未有真正完成設置,隨后在40個城市舉辦了抗議活動,施壓H&M 。
甚至RCC 上級單位Department of Inspection for Factories and Establishments 的一名官員亦坦承,政府監管的工廠很難就安全問題做出迅速整改,因為大部分工廠都是租用,甚至合租,結構性的改革很難達成一致。
Clean Clothes Campaign 同時稱,有114間極度不安全的工廠被禁止向Bangladesh Accord 成員供貨,但是RCC 監管下,其中一半仍然在運營。
孟加拉國是除中國外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國,據Bangladesh Garment Manufacturers & Exporters Association 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6月底的前12個月,該國服裝出口產值306億美元,按年增長8.8%,占該國總出口的83.5%。WTO 數據顯示,2016年,孟加拉國服裝出口占市場6.3%,僅次于霸主中國,后者占絕對壟斷的34.5%。
今年初,服裝產業工人還為提高待遇而進行了大規模罷工,但結果是不少工人因此被解雇。
去年9月,孟加拉國表示,2019年將服裝工人最低月薪上調至8,000塔卡,約合95美元,但是此舉令行業不滿,產業工人希望將最低月薪上調至16,000塔卡,約合191美元。
目前,孟加拉國約有400萬制衣工人,盡管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已經較此前上調51%,但仍難以達到該國人群年收入的1,750美元。與之截然相反的是,服裝行業的出口占到孟加拉國總出口的逾八成。
2013年,類似的罷工事件曾發生于孟加拉國,當局將產業工人的工資由3,000塔卡,約合38美元上調至3,600塔卡,最終遭遇工人抗議,當年底,制衣工人最低月薪由3,000塔卡上調至5,300塔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