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縫紉機丨“富貴不忘鄉親” 返鄉能人150萬元大山里辦社區工廠
漢濱區政協領導現場指導洪山鎮首個社區工廠建設情況
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都說‘富貴不能忘記鄉親’。我興辦社區工廠就想帶領鄉親脫貧致富。”3月20日,在陳富貴帶領下漢濱區洪山鎮建起首個社區工廠,首批60余名留守山村留守婦女,從此就有了穩定收入。記者了解到,這也是陳富貴在安康市鄉品毛絨玩具服裝社區工廠建成投產時的愿望。
60余名留守婦女在社區工廠互相學習縫紉技術
“還是手生了,得多練。”自從到社區工廠后,30歲的楊通菊得空在縫紉機上就忙不停。早年她在南方打工時曾用過縫紉機,可當再次使用時,她仍覺得“攆不上趟兒。”
“現在我有底氣了。”楊通菊說,經過培訓她技術已逐漸熟練。而社區工廠也明確稱,熟練工在每月保底工資2000元外還能多勞多得,“這樣既能照顧小孩又有穩定收入,再也不用出遠門打工了。”
60余名留守山村留守婦女在社區工廠當工人
以往春節過后,村民吳朝輝也和丈夫結伴外出務工,早年他們雖然感覺掙錢多點,但除去房租、生活等花銷外,也所剩不多。
“家門口的社區工廠開建后,除有穩定收入外,還能彌補以往因打工造成的親情缺失,這會讓家庭更加和美。”吳朝輝滿懷信心的說。
“我們預計總用工150多人,目前已招收60人,多數為貧困群眾。”安康市鄉品毛絨玩具服裝廠總經理陳富貴介紹,他長期在江浙地區做服裝加工生意,去年響應政府號召回鄉投資150余萬元興辦毛絨玩具社區工廠,“以帶領父老鄉親脫貧增收。”
漢濱區洪山鎮首個社區工廠揭牌投產
“把貧困戶深度嵌入到毛絨玩具等產業發展鏈條中去,逐步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以使其切身感受到勤勞致富、脫貧光榮。”漢濱區洪山鎮黨委書記鄒遠利表示,將持續推行“黨支部+X+貧困戶”等發展模式,發展3個像安康鄉品毛絨玩具服裝廠社區工廠,為當地600多人解決就業。“通過內引外聯發展產業,讓群眾增收,以實現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從根本上解決發展的不充分問題。”
漢濱區洪山鎮鎮長龔正宏表示,政府將做好服務,統籌協調好企業用電、農民工工資保障等工作,讓企業和貧困群眾“都滿意”,希望能吸引更多返鄉務工能人回報家鄉,做到“富貴不忘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