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服裝廠班組長:一定要做產前樣板!
- 有一些組長不喜歡做樣衣,認為:這么簡單的衣服,一看就會,還用得著做產前樣嗎?自己做車工十幾年了,什么衣服沒做過,根本就不用做樣衣,組上快要收尾了,事情很多,實在沒空做。
第一.不能準確知道各個工序的難易度,無法再流水線安排上做到讓員工人盡所長,不能充分發揮員工的水平,將會導致上線之后員工適應期延長和工序調整頻率的增加。
第二.不知道各個工序制作時所需的時間,無法準確估算出各工序之間人員的配比情況,容易導致某些工序因人員過多而出現半成品大量積壓或者某些工序人員安排過少流水斷流,后道人員無事可做的局面。
第三.無法獲知該款的技術瓶頸在哪里,很多組長都吃過這種虧:一件衣服,許多工序流水都很順暢,可就是有一兩道工序的數量、質量一直上不來,流水中斷,成品出來,這種工序就是技術瓶頸,這種技術瓶頸不在自己動手做樣衣的情況下,很難發現的。如果不提前發現并立即解決它,將給正式上線之后的生產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第五.在上線之初,因為樣衣不熟,在教導員工是需要邊想邊做,容易出現疏忽和錯誤,同時也會延長制作時間,使后道員工待工時間加長。
第六.不能加深對制單和樣衣的理解和印象,因為沒有親自動手制作,制單和樣衣出現遺漏和錯誤時難以知曉,等到發現之時肯定是上線一段時間之后,而這時可能應經造成不小的損失。
1. 弄清各個工序的難易程度,在結合本員工工的技術情況,確定各工序的人員安排。
2.了解各個工序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把各工序之間的人員按比例分配好。
3. 查出技術瓶頸在哪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及時尋求上級或其他部門的援助。并想好上線時該工序最適合的制作人選及人員數量。
4. 全面了解各個工序的品質,并研究出各工序之間統一質量標準的方法。
5.熟悉各個工序的制作方法。
6. 檢查制單準確性,一邊操作、一邊對照制單和樣衣,一旦發現疑問,可以向相關部門反映,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