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縫紉生產線:一端進面料,一端出成品,全程無人參與
- 雖然有很多毛巾、家紡企業已經將智能化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并積極引進相關智能設備,但這些產品在真正解放勞動力,實現標準化、模塊化、自動化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作為一種高效率的生產模式,智慧縫制還處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的發展階段。面對這樣一種現狀,TPET卻有一套獨特的解決方案。
幾十年來,自動化設備盡管看上去也一直被用于紡織品的大規模生產,但主要涉及的還是縫紉機中一些非常簡單的任務。盡管提高了縫制效率,但對技術工的依賴、品質和效率的互斥問題仍舊存在。實際上,縫制行業并不容易引進自動化、智能化設備。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傳統的毛巾產業屬于勞動力密集產業,生產模式至少需要3大步驟:自動鋪布+人工裁剪+人工縫紉;過程冗長,費時費力,品質依舊得不到保證!
自動鋪布
人工裁剪
人工縫紉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推動”智能制造”的發展,企業要做的不僅是智能化設備的升級應用,更要讓這些設備之間互通互聯, 通過自動搬運、自動化檢測設備與信息化軟件進行集成,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智能化軟硬件整體輸出方案。實現轉型升級。聽起來似乎很棘手,但TPET已經讓這套生產模式成功落地。
現在,透過一個很直觀的案例來了解一下TPET的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檢測設備、無人搬運設備、信息化軟件之間的相互配合!
1 自動化設備
對比傳統的生產模式,TPET全自動超細纖維毛巾機全程自動化縫制,成卷面料進去,便能直接生產出一片片規格精準的毛巾,而且效率高達3萬片/天!TPET除了過硬的研發實力,當然還要有不斷學習的心態,在一次次摸索中,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進行定制升級。從而形成一套全自動化的生產線,例如:超纖毛巾機前段搭配全自動開條機,效率可達1800m/h,后段搭配自動收料裝置,實現自動疊毛巾、自動計數功能,徹底擺脫人工,效率同步,都可達3萬片/天!
2 自動檢測設備
TPET在機器上加裝“視覺識別”裝置,通過機器人的視覺和實時分析,可以比人眼更精準地觀察面料,并追蹤精準到最大為半毫米誤差的縫紉針位置。透過自動化測量算法,可以精確的檢測出面料的尺寸及位置是否偏移,杜絕縫制過程中因面料緯斜造成的浪費!它的精確性和高效性,可穩定檢測大于0.1mm的表面缺陷。 3 無人搬運系統
以前,不同的設備是獨立的孤島 ,需要相應的人力把物料運輸到各個設備前,才能完成一系列的工序。現在TPET透過智能傳輸設備——AGV無人運輸車,實現車間物流暢通。滿廠來回穿梭,按需上料、下料。確保運輸全程自動化,物料全程不落地! 4 息化軟件的集成
TPET利用物聯網技術和設備監控技術,加強了信息管理和服務,透過電子看板,可以清楚掌握整個生產線產銷流程、提高生產過程的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上人工的干預、即時正確地采集生產線數據。 文章來源:紡織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