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求培育新的產業集群,中西部紡織服裝產業順勢崛起!
- 3月4日,在春天暖陽的照耀下,2019年紡織行業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舉行。
一是在中西部扶貧攻堅中,充分發揮紡織服裝行業精準扶貧的獨特地位和作用。
二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除了培育世界級的產業集群以外,要培育新的產業集群,未來紡織業要集中在中西部培育發展新的集群。
三是政府部門最近在研究對桑繭蠶絲綢行業進行扶持,從行業角度看這還不夠,應該把中西部與紡織相關的原料,如羊毛、羊絨、麻等,從種植到產業發展加大關注。
這3個課題都關系到中西部的發展,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
中西部紡織服裝產業順勢崛起!
1、總投資50億!高科技紡織大項目落戶青海,年產20000噸!
2月24日,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與青海省人民政府就持續推進深層次高質量合作及在西寧的碳纖維等新材料項目建設進行會談。
此行中復神鷹還與西寧開發區甘河園區就項目備案、環評、土地、規劃以及項目開工前各項手續及準備工作進行充分交流和溝通,以確保項目全面落實。此項目開工投產后,T700、T800 級碳纖維生產成本將實現進一步下降,在大幅提升國產碳纖維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將極大促進國內下游復合材料產業的繁榮發展,在我國碳纖維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2、投資5億!年產值16億+,超大紡織工業園在云南開建!
云南凱喜雅絲綢紡織工業園奠基儀式,于2月19日在云南德宏州隴川縣章鳳鎮工業園區凱喜雅絲紡工業園3號地塊隆重舉行。
云南凱喜雅絲綢紡織工業園項目是集團響應“一帶一路”、“東桑西移”、“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等一些列國家戰略,結合集團“抓兩端、強中間”,打造絲綢全產鏈的戰略規劃而推進的重大投資項目,是集團繼2000年在浙江德清投資興辦凱喜雅工業園后,按照新的發展戰略布局開工建設的又一大型產業基地,也是集團2019年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
在德宏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雙方就共同推進隴川縣蠶桑產業鏈向絲綢紡織制品領域的進一步延伸,共同推進隴川縣絲綢輕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去年10月與隴川縣簽訂了“凱喜雅絲綢紡織工業園”項目合作協議,成立了工作小組進行項目建設規劃。經過4個多月的組織準備,正式啟動項目建設。凱喜雅絲紡工業園項目總投資將超過5億元,全面建成后將解決6000-8000人的就業,年產值16億元以上。
3、宜賓市承接“東錠西移”,謀劃打造千億級紡織產業集群!
2月28日,恒天集團副總裁,中紡機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葉茂新率隊拜訪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雙方就打造差別化紡織產業集群,承接“東錠西移”的產業升級,建設紡織產業研究基地和紗線交易平臺等事宜進行了探討,并就加快絲麗雅屏山項目的實施細節進行了初步安排。
屏山石盤紡織工業園區
目前,屏山縣石盤工業園區和江北王場工業園區園區用地條件優越,路、水、電、氣、通訊、碼頭、污水處理等設施一應配套,具有規模用地、50億度電力能源、充足勞動力要素保障,企業享有穩定持續的0.37-0.42元/千瓦時的差別化特殊扶持電價和系列優惠支持政策,園區服務中心提供“一對一”貼身保姆式服務。園區已成為屏山實施“產業扶貧、產業移民”戰略的重要支撐。現已簽約紡織產業20家,其中投產企業10家,在建10家,總投資102.8億元,實現用工2800人,吸納貧困人口385人,全部投產預計全年產值70億元。
紡織園區自動絡筒車間
園區已有4個重點企業:四川浪莎在2017年已建成投產;嘉興天之華—120萬錠紡紗項目,總投資28億元,占地350畝,2021年全部建成投產后將成為全國最大渦流紡企業;沈陽弘曲—50萬高端縫紉線項目,總投資20億元,占地600畝,2023年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縫紉線生產企業;四川潤厚—19萬錠特種包覆紗生產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45畝,2019年兩期項目建成后,生產線規模在全國排位靠前,差別化產品產量、質量過硬,將成為國內包覆紗龍頭企業。
包覆車間
目前屏山縣紡織產業已實現從零到有、從少到多,正加速聚集、逐步形成除印染織布以外的紡織全產業鏈條良好態勢,百億紡織產業園初見雛形,成功獲得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稱號。
按照“產城一體”規劃的11平方公里的工業新區,形成“一園三區”的功能發展格局。以“特色發展、差異定位”的理念布局生物基紡織、載能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兼備發展機械智能制造和富硒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計劃用3年時間(到2021年),實現紡紗350萬錠、織布5億米,實現產值200億元、稅收6億元、解決就業1.5萬人的產業規模。再用4年時間(到2025年)建成30萬噸大化纖維、500萬錠紡紗、10億米機織布及10萬噸針織布、服裝家紡配套,紡配套,實現產值達400億元、稅收12億元、解決就業達3萬人。(源自:四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