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縫機布料驅動裝置的原理介紹
- 暗縫機一般是對布料的邊緣進行縫制。暗縫機在縫紉布料時繡針是在固定的位置動作,而布料是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作用下發生前移,布料在前移的過程中其邊緣被繡針縫制在一起。現在的暗縫機上的布料驅動裝置的主體結構為一拖布輪,布料位于拖布輪與暗縫機的臺板之間,拖布輪頂壓在布料上,拖布輪在進行單向轉動時可以驅動布料前移。這種布料驅動裝置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有其缺陷,由于暗縫機所縫制的布料一般是單層的,而拖布輪與布料之間的接觸面相對較小,拖布輪在驅動布料前移的過程中有可能使布料發生皺褶,驅動布料前端相應結構的動作與拖布輪的動作關系配合要求高。另外,布料在出現皺褶后,不利于布料邊緣處的貼合,這樣極易導致繡針在縫制布料的過程中發生跳線現象,布料在被縫制后牢固性差,同時也影響了美觀。下面筆者介紹一種新型的暗縫機布料驅動裝置。
為克服現有暗縫機布料驅動裝置所具有的缺陷,需要有一種新型的布料驅動裝置(如圖1)傳動機構,與傳動機構相聯接的送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機構包括主動驅動輪和被動驅動輪,主動驅動輪和被動驅動輪之間通過一主驅動帶相聯接,主動驅動輪與傳動機構相聯接,所述的主驅動帶可頂壓在布料上。在對布料進行驅動的過程中,主動驅動輪在傳動機構的作用下,布料被驅動前移。主驅動帶一般是由橡膠等相對較軟并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所制成,主動驅動輪及被動驅動輪之間的距離被設置得較大,這樣可以保證主驅動帶具有較長的部分與布料相接觸,由利于布料保證平整,便于暗縫機對布料的縫制。
主驅動帶的兩側并列設有若干聯接在主動驅動輪上的副驅動帶,副驅動帶可頂壓在布料上,可以保證布料與驅動帶之間的接觸面積,進一步改善了布料在縫紉過程中的平整性。
驅動機構還包括一安裝座,主動驅動輪、被動驅動輪之間設有至少一個副驅動輪,副驅動帶聯接在副驅動輪上。副驅動輪一般比被動驅動輪的長度長,副驅動帶聯接在副驅動輪上,兩者之間的聯接牢固性好。
傳動機構設置在一送料支架上,包括主動帶輪、被動帶輪,聯接主動帶輪和被動帶輪的皮帶,被動帶輪與主動驅動輪相聯接。主動帶輪接受暗縫機上的轉動動力,并通過皮帶傳遞到被動帶輪上,最終傳遞到驅動帶上。
送料機構設置在送料支架的外側,兩者通過一聯接板固定聯接在一起,被動帶輪與主動驅動輪通過傳動軸相聯接。送料機構作為一個單獨的部件,被設于送料支架的外側,而送料支架聯接在暗縫機上時一般是通過鉸接的方式聯接的,扳起送料支架可以對布料進行更換。
送料支架上設有罩殼,傳動機構位于該罩殼中。罩殼安裝在送料支架上后,傳動機構位于罩殼中,使整個傳動機構結構緊湊。
罩殼上設有一個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設有一個調節螺釘。在送料支架被放下后,調節螺釘的下端可頂壓在暗縫機的臺板上,調節螺釘在固定板上的位置可以確定送料機構與布料之間接觸的程度,旋轉調節螺釘可以調節送料機構與布料之間的接觸的程度,以滿足實際的工作需求。
因此,該布料驅動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1)由于送料機構中設有主驅動帶,主驅動帶聯接在主動驅動輪和被動驅動輪上,主動驅動輪與被動驅動輪之間的距離可以被設置較大,這樣主驅動帶與布料之間就有較大的接觸面積,使布料在前移的過程中能保證良好的平整性。
(2)由于布料在前移的過程中能夠保證良好的平整性,便于布料能夠較順暢地移動,縫紉過程中不易產生跳線現象,縫紉后的布料牢固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