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服裝雄起!從賣服裝到產服裝,引進10條服裝智能生產線!
- 華聲在線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李永亮 曾超群)一件衣服從下單生產到實體店鋪面市需多久?近日,記者在株洲市蘆淞區白關服飾產業園看到“神奇”一幕:上午8時服裝樣式下單,8時30分上裁床,中午出成品,下午2時即可發送到一線門店銷售。這是智能制造給蘆淞區服飾產業帶來的變化。
蘆淞區持續推進服飾產業發展,從賣服裝發展到生產服裝,目前全國每4條女褲中就有1條產自蘆淞。但近年來,受電商沖擊、產品更新換代加快等因素影響,蘆淞服飾產業傳統生產、交易模式日漸落后,發展面臨困難。
蘆淞區決定轉變工作思路,推動服飾產業轉型升級。該區主動向先進地區、先進企業學習,去年底,組織轄區服飾企業負責人,前往青島參觀考察智能工廠。經反復論證,決定將智能制造引入服飾產業,先后成功引進了二狼狐軒、迪凱、桑瑞等10條智能化生產線,使服飾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走進湖南二狼狐軒服飾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胡軒介紹,公司建成了一條由自動鋪布、智能裁床、吊掛系統三大核心部分組成的智能加工生產線,可根據生產加工順序,在計算機上設置相應參數,然后由系統自動控制工件運輸路線,輸送到各工序進行加工,完全改變了以往一個裁縫一天只能做一件衣服的狀況。智能化還進入了物流配送等環節,公司發展迅速,已在全國開設直營實體店鋪300余家。
在智能制造帶動下,蘆淞區已規劃并正在形成面積達25.5平方公里、從業人員超20萬人,集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倉儲物流、展示銷售、公共服務于一體的現代服飾產業集群。目前,該區38個服飾專業市場聚集品牌4000余個,其中本土品牌1000余個。去年,該區服飾產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820億元,今年預計可增長10%以上。
“蘆淞服飾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主引擎,不斷補鏈強鏈延鏈,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蘆淞區委書記王建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