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蝴蝶”的蛻變之路——家用縫紉機的歷史演變
- 100年來,蝴蝶牌作為一個享譽全球的民族品牌,歷經時代滄桑,享受過輝煌,也曾在日益萎縮的市場中艱難支撐,但她始終在開拓創新,茁壯成長。
蝴蝶牌縫紉機不但是民族的記憶,更有著時代的烙印,她是中國縫紉機的杰出代表,她用其百年的品質,塑造著縫紉機的代名詞。蝴蝶牌縫紉機可以說是中國近現代工業的驕傲,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縫紉機品牌之一,她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19年……
回眸歷史
點開視頻聽我為你講述“蝴蝶牌”的故事
1919年1月18日,民族資本家沈玉山等三人在上海鄭家木橋(現上海福建南路)開設“協昌鐵車鋪”,主要從事進口縫紉機的買賣和修理業務。
“蝴蝶牌”商標的演變
1947年,開始生產15-80(JA 1-1)型家用縫紉機。
19世紀60年代中期,由于上海縫紉機市場銷售形勢很好,產品一直供不應求,家用縫紉機零售市場于1972年開始實行憑券供應辦法,由上海百貨公司印制“縫紉機購買券”在各系統、各區縣的企事業單位內部進行分配,憑票供應縫紉機。在上海平均每年每80個人發一張購買券,其他城市以收取相當數量的“工業購貨券”為主。
2001年6月,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的支持下,公司有償受讓上海飛人進出口公司和上海蝴蝶進出口有限公司90%股權,以及上海飛人協昌縫制機械有限公司的“蝴蝶”、“飛人”和“蜜蜂”注冊商標所有權。從而中國三大縫紉機品牌:“蝴蝶”、“飛人”、“蜜蜂”逐步趨于統一管理。
2011年6月,很多老上海都知道的上海縫紉機商店在歇業多年以后重新開業,不少潮人特地趕來學女紅、做衣裳。
2019年,“蝴蝶牌”縫紉機迎來了她的100周年誕辰。我們將舉行盛典為她慶生,記錄下這個璀璨的百年歷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