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246家印染停產:服裝訂單轉移福建,15家染廠抱團上漲6000元
-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過后,今年的紡織市場也算是開市了。本來今年的行情還算不錯,剛開年訂單都排得滿滿的,紡織人本想趁著行情好賺一波,結果新年一開市,不但染費漲!原料漲!人工也在喊漲!看來紡織老板們,想把錢賺到手里還真不容易!
15家染廠聯名
集體上漲
染費調整分為7個品種:
1.50平方克以上的漲幅基本為800元,淺色、中、深上漲1500元。
2.30-49平方克,漲幅最低提價1500元,最高提價2000元。
3.20-29平方克,漲幅最低提價2500元,最高提價3000元。
4.13-19平方克,漲幅最低提價3500元,最高提價4000元。
5.12平方克以下,統一提價6000元。
6.其他統一提價2000元。
7.門幅低于1.5米的另加500元。
以上是以噸為單位。
廣東潮汕246家印染關停
印染訂單轉移福建
潮汕地區246家印染企業2019年1月1日全面停產退出后,下游企業包括這些印染企業為下游客戶負責的態度,到處尋找印染企業進行生產加工,福建、廣東這些地區的染廠業務空前火爆起來,甚至染色生產遠發浙江進行加工。
印染企業往外地過渡
關停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而在入園之前這段空白期,很多印染工廠也是出于無奈地陸續頒發了“停產通知書”。當然各大印染廠也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未雨綢繆,早早地在外地布局。可以想見,今年的印染訂單將大量往外地正規印染企業轉移。
為什么是福建?
眾所周知,福建長樂地區以經編產業為主,而且印染企業開工和紡織品貿易上都存在較大的差別,近階段以來福建經編產品訂單保持了一個良好的勢頭,而在江浙地區更多的是滌綸類面料的印染廠,目前地區印染廠多數未開工,紡織市場接單也不多,因此地區紡織差異化也不能使染費上漲呈現共性特征。
中國有幾大內衣產業集群地,名氣最高的當屬“汕頭、南海鹽步、中山小欖和浙江義烏”了,但是說實話,潮汕的內衣產業實力是最強大的,這是公認的,也是眾所周知的。潮汕地區是當前中國內衣產業鏈最健全、內衣種類最全面的內衣集群地,早從2004年起,谷饒、峽山、陳店、兩英等四鎮就先后獲得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針織內衣名鎮”、“中國家居服裝名鎮”、“中國內衣名鎮”、“中國針織名鎮”等稱號,2012年,潮南又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內衣家居服裝名城”稱號,這是潮汕內衣產業實力的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潮汕地區246家印染企業關停令對內衣行業的影響是巨大,首當其沖的就是印染企業,多年的根基稍有不慎就會毀于一旦,而過渡期間防止員工流失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對于下游的材料供應商和工廠來說,他們也不得不設法延長交貨期,以應付由運輸和溝通方面的不便帶來的延期隱患,另外成本的上漲導致利潤下探,掛賬政策的收縮引發的資金周轉困難,都是下游企業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
服裝是快時尚產業,目前是多產品小批量快節奏、季節性非常強的行業,一般下半年開始接明年的訂單,現在2019年1月1日起全面關停的工作計劃讓這個產業群的紡織人都坐立不安,極度焦慮!
經濟和環境,這是一道選擇題。
有人說,小孩子才做選擇題。
在我們成人的世界里,我們的選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