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服裝出口國孟加拉,蘊藏無限商機
- 近日,孟加拉制衣工廠大罷工的新聞火遍朋友圈。不看不知道,這個小小的不發達國家,面積和我國山東省的國土面積差不多,卻是世界第二大服裝出口國。據孟加拉國官方統計,孟加拉國擁有2000多家紡織廠,6000多家成衣加工廠,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紡織品服裝出口國。鞋廠近千家,主要生產各式真皮皮鞋。
孟加拉的服裝工人是全球工資最低的群體之一。孟加拉國政府公布了一份公報,規定成衣服裝廠工人的最低月工資為8000塔卡(約合人民幣640元……)。工會一直在爭取最低工資16000塔卡,而服裝業主提議增加6360塔卡。
孟加拉國的機織成衣約44%出口歐盟,約49%出口美國,出口目的地主要為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這基于這些國家和地區給予孟加拉國的優惠待遇。根據歐盟“普惠制”和“EBA”制度(除武器外所有商品),孟加拉國在歐盟市場享有免配額、免關稅優惠待遇,這是孟加拉國紡織業優于其他競爭者的主要優勢。
孟加拉國服裝的發展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巨大需求,縫制設備、面輔料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孟加拉國縫制設備的缺口巨大,國內供給不足,上下游產業鏈還欠發達,這些因素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服裝業的發展,同時也蘊藏巨大商機。
孟加拉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孟加拉國是中國與南亞互聯互通的一個中轉站,而且孟加拉國和中國非常友好,所以孟中兩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已經開展了更加深入的合作。孟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最不發達國家,近10年來GDP保持6%以上的年均增速,發展勢頭良好。中孟發展目標高度契合,孟政商界對華合作意愿強烈。特別是2016年10月主席成功訪問后,兩國關系提升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新高度,雙邊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孟加拉國正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市場。從近期舉辦的孟加拉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BISMA暨孟加拉國際紡織制衣工業技術展DTG的展會情況來看,大部分展商以中國企業為主。大家都非常看好的孟加拉的市場預期。尤其是,孟加拉普通工人工資才75美金一個月,服裝廠招工人還用愁嗎?
孟加拉國政府自2010年起實施經濟區發展戰略,擬通過設立經濟區的方式,推動潛在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產能及出口。2015年,孟政府出臺“七五計劃”(2016—2020財年),設定了8%的GDP增速目標,以及26.6%的投資/GDP占比,并提出在2030年內建設100個經濟區,以此創造1000萬就業崗位,實現400億美元的出口目標(2015財年出口總額為312億美元)。
孟加拉經濟區相關政策如下:
一、法律依據及主管部門
(一)法律依據
1.《孟加拉國經濟區法案》,關于經濟區的基本法律,2010年出臺,共41條,對經濟區的設立目的、類型、政策優惠、管理部門、預算及審計、糾紛解決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
2.《孟加拉國經濟區法規》,2014年出臺,共15條,對經濟區開發者的資質、權利、義務、許可程序、處罰機制等做了細化規定。
3.《孟加拉國私人經濟區政策》,2015年出臺,共47條,就私人投資經濟區的資質要求、許可程序等做了細化規定。
(二)主管部門
孟經濟區主管部門為孟加拉經濟區管理局(以下簡稱BEZA),BEZA的管理結構分為三級:
1.理事會,負責制定園區開發、運營及管理政策,監督園區開發活動,批準成立經濟區,審查執行委員會的工作等。理事會由總理牽頭,成員包括工業部、商務部、財政部、計劃部、通信部、能源部等主要經濟部門負責人、主要商協會及私有領域代表等。
2.執行委員會,負責具體事務執行,包含一位執行主席和三名成員,均由政府任命。
3.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二、經濟區相關政策
《法案》給予經濟區的特殊政策包括:關稅優惠及進出口特別安排;財政優惠(與出口加工區及私人出口加工區同等待遇);在選址、清關、原產地證明、資本及利潤匯出、簽證、工作許可、施工許可等方面為園區開發者及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等。現BEZA公布的可執行的優惠政策包括:
(一)對于園區開發者
1.最長12年所得稅優惠期(前十年免繳,第11年減免70%,第12年減免30%);
2.十年用電免繳增值稅;
3.除石油產品外的本地采購物品免繳增值稅;
4.為建設中央污水處理廠補貼50%的建設費用;
5.免繳關稅/消費稅;
6.免繳土地登記印花稅及登記費用(限首次交易);免繳貸款合同的印花稅及登記費用;
7.分紅免所得稅;
8. 服務收費免繳所得稅。
(二)對于園區入駐企業
1.最長10年所得稅優惠期;
2.進口原材料、建筑材料、資本機械、成品等免關稅;
3.分紅免所得稅(稅收優惠期后);資本利得免稅;
4.投資無金額限制;資本及收益可全額匯出;可提供外匯貸款;可開立非居民外匯賬戶;本地及合資企業均可開立外匯賬戶;
5.出口加工區企業可完全使用孟國內關稅區(Domestic Tariff Area)的原材料及半成品資源;出口加工區產品20%可銷往國內關稅區;可向國內關稅區分包;出口免關稅;
6.租賃土地、廠房的,印花稅及登記費減免50%;
7.園區內產生的公共服務免繳80%的增值稅;
8.外國投資者前五年可免關稅進口2輛機動車;收益再投資可享受新增外資待遇(現在2019年有待落實);
9.信息技術行業的外籍員工工資所得稅返還50%;
10.可采取合資形式,允許股權轉讓;
11.經濟區可作為保稅區;
12.專利及技術轉讓收入免繳所得稅;
13.根據兩國間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免雙重征稅;
14.外國投資項目可辦理外籍員工工作簽證,但人數不得超過企業總人數的5%;投資75000美元以上可辦理投資簽證;投資50萬美元以上可辦理永久居留。
每個經濟區的具體待遇,須由開發者與BEZA逐案確認。
三、主要經濟區簡介
根據《法案》,經濟區可采取公私合營(PPP)、私人投資、政府投資、特別經濟區四種模式(特別經濟區指為某特別產業或商業組織設立的經濟區,投資渠道可為以上三種模式中的任意一種)。目前,孟政府已完成59個經濟區的選址工作,其中12個為私人投資(含外國投資),2個為公私合營,其余為政府投資。從地域分布上看,達卡行政區20個,吉大港行政區16個,庫爾那行政區7個,剩余分布在其他行政區。2016年2月底,孟政府舉行首批10個經濟區開發的啟動儀式。相關經濟區情況如下:
1.Mirsarai經濟區
位于吉大港行政區的米爾沙來市(Mirsarai),占地15000英畝(約合60.7平方公里),一期開發550英畝(約合2.2平方公里),全部為BEZA自有土地
2.Shreehatta經濟區
位于希萊特行政區的毛爾維巴扎爾市(Moulovibazar),占地352英畝(約合1.4平方公里),為希萊特行政區第一個采取公私合營模式建設的經濟區
3.Mongla經濟區
位于庫爾那行政區的巴蓋爾哈德市(Bagerhat),占地205英畝(約合0.83平方公里),為孟首個采取公私合營模式的經濟區,主要面向服裝、黃麻、食品加工、造船行業,已宣布作為保稅倉庫
4.Sabrang旅游區
位于吉大港行政區的考克斯巴扎爾市(Cox’s Bazar)代格納夫鄉(Teknaf),占地1027英畝(約合4.15平方公里),其中882.26英畝(約合3.57平方公里)為BEZA自有土地。該園區西臨孟加拉灣,依靠世界上最長的不間斷沙灘優勢,意在打造孟加拉第一個旅游園區,重點開發生態旅游、運動休閑、水上旅游和極限旅游、教育健康和商務旅游等產業。園區距考克斯巴扎爾機場96公里,距代格納夫內陸碼頭9公里,距離孟緬界河8公里。
5.Abdul Monem經濟區
位于達卡行政區的蒙希甘杰市(Munshiganj),占地216英畝(約合0.87平方公里),后期會擴展至300英畝,為私人投資經濟區
6.A K Khan經濟區
位于達卡行政區的諾爾辛迪市(Narsingdi),占地200英畝(約合0.8平方公里),為私人投資經濟區
7.Meghna經濟區
位于達卡行政區的納拉揚甘杰市(Narayanganj),占地245英畝(約合1平方公里),為Meghna集團私人投資的經濟區
8.Meghna工業園
Meghna集團私人投資另一個經濟區,占地80英畝(約合0.3平方公里),也位于納拉揚甘杰市,毗鄰達卡-吉大港快速路,主要面向塑料、陶瓷、服裝、飲料、信息技術等行業,預計投資1.23億美元。
9.Aman經濟區
位于達卡行政區的納拉揚甘杰市(Narayanganj),占地150英畝(約合0.6平方公里),一期建設90英畝,為私人投資經濟區,建成后Aman集團旗下的水泥廠、包裝廠、食品飲料廠、養殖廠、新能源公司、鋼鐵廠及造船廠將入駐園區。園區鄰近梅格納河,距離達卡-吉大港快速路4公里,水電網絡正在建設中,預計投資2670萬美元。
10.Bay經濟區
位于達卡行政區的加濟布爾市(Gazipur),占地40英畝(約合0.16平方公里),投資方為孟加拉皮革制造商Bay集團,主要面向制革、制鞋、食品加工、信息技術、化學、電子、輕工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