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年百貨業十大事件
- 2018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里,百貨行業加速洗牌,留下了諸多印記,開關店、倒閉、轉型、調改、收并購......有人激流勇進,有人節節敗退,有人堅守陣地,有人破局突圍,無論是誰,他們都是整個百貨業進退激蕩的親歷者。
記錄,是為了更好地見證,復盤2018,是為了更好地展望2019 。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這一年里,百貨領域發生的十大事件,記取前進路上倒下的身影,捕捉行業革故鼎新的光芒。(以下事件按倒序方式一一回顧)
1、杭州解百12月15日全新亮相 百貨老店欲轉型“城市奧萊”
作為老牌百貨,解百多年來在杭州人心目中占據了一定的位置。但隨著購物中心的興起以及電商的崛起,百貨低迷,解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另一方面,商圈內的湖濱銀泰in77、西湖銀泰城等商業體無論是硬件設備還是軟件服務、業態品牌上都持續換新升級,給到了消費者不同的新鮮體驗,客流表現要好于解百。
上半年解百集團將工作重點放在對解百購物廣場的改革上,在前期對市場形勢、解百購物廣場現有和潛在資源進行深入調研后,提出了新的定位規劃概念性草案,明確了“新年輕家庭生活消費服務綜合體”的定位。
經過轉型升級,12月15日,解百以“城市奧特萊斯”的姿態重新亮相杭州湖濱商圈。這一次的全新調整主要集中在A座和C座,B座將于明年年底前整體亮相。
全新蛻變的杭州解百城市奧萊瞄準的是新年輕家庭,通過時尚的品牌、便宜的價格、省時的路線,打造家庭生活服務綜合體。并將特別打造全新會員平臺,以會員制為運營核心,以會員權益為導向,以數字化為手段,使會員的購物流程更加貼心方便。
2、梅西百貨退出中國市場 外來和尚如何念好中國經?
梅西百貨也于12月4日發布撤店公告,宣布天貓國際Macys官方海外旗艦店從12月3日起停止接單。
事實上,在今年早些時候,梅西百貨中國官網就宣布,該平臺將于6月9日停止運營,消費者以后可通過美國官網和天貓海外旗艦店選購商品,所選商品將由美國發貨。而這一次天貓國際官方旗艦店的關閉,意味著梅西百貨在中國的最后也是唯一渠道終被掐斷,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梅西百貨敗走中國,這不僅僅與零售行業大環境有關,更是與其自身有關。
作為美國的百貨巨頭,最初進入中國市場的梅西百貨也曾士氣滿滿,但是它低估了中國百貨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也高估了中國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迎合度,最終遭遇“滑鐵盧”。
3、經營16年的蘇州大洋百貨即將關店 曾是觀前商圈的地標
11月28日,蘇州大洋百貨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2018年12月31日營業結束后,正式閉店,不再經營。
蘇州這家商場是大洋百貨于2002年11月來蘇州開辦的第一家大型購物商場,也是在全國設立的第二家分店,營業面積達3.2萬平方米,是當時少數幾家能領導流行的百貨店。另外,蘇州大洋百貨坐落于商業氛圍成熟的觀前商圈,這里聚集了蘇州第一百貨、蘇州人民商場、美羅商城等商業場所,一度是蘇州人民休閑購物的好去處。
事實上,大洋百貨這些年來一直不斷曝出在全國各地閉店的消息。2013年5月31日,大洋百貨撤出石家莊;2016年,西安大洋百貨正式關門歇業。現據大洋百貨官網顯示,全國剩17家店,其中江蘇3家,包括蘇州1家,南京2家,而蘇州店將于今年底關閉。
作為觀前商圈曾經的百貨地標之一,蘇州大洋百貨堅守了16年卻仍逃不過關店的結局,有業內人士透露,此次蘇州大洋百貨的閉店,主要是由于租賃到期。
4、阿里系銀泰百貨首進廈門 將建設首個新零售商場
11月19日,2018銀泰百貨招商發布會暨銀泰福建首發儀式在廈門舉行,同日,福建首家銀泰百貨正式在廈門美歲天地揭牌。從今以后,廈門國貿股份全資子公司美歲商業與銀泰商業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負責經營廈門國貿旗下相關商業項目,并共同開拓福建市場。
這將是銀泰百貨在新零售全國布局上的重要一步。從西安開元到廈門國貿美歲,銀泰百貨新零售“商場操作系統”逐漸走向快速復制。
目前,銀泰百貨擁有超過60家門店,超過500天的新零售實踐,逐漸探索出一套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的“商場操作系統”。未來,銀泰與美歲將在數字化會員、商品數字化、場景改造等多方面發生“化學反應”。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銀泰商業集團CEO陳曉東表示,廈門是海西重要的經濟高地,也是海內外交流的重要橋梁,銀泰商業將立即投身于廈門經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奮斗中。
5、經歷497天改造后開業 第一百貨不甘心只做懷舊百貨公司
上海第一百貨在經過建設改造后和鄰居東方商廈合并建成新的“一百商業中心”,轉型回歸,正式營業。 去年6月,第一百貨閉店升級,與一旁的東方商廈“合體”,經歷了497天的改造。
完成改造的第一百貨商業中心,在外觀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六合路上的玻璃頂棚:在兩棟大樓之間,高42米、長80米的玻璃頂棚仿佛撐起了一把洋氣的透明傘,白天晶瑩通透,晚上燦如星辰。兩棟大樓通過多條躍層飛梯、空中連廊互通連接。“合體”之后的第一百貨商業中心,總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全新規劃了八大主題區。其中,A館(原市百一店)和B館(原一百商城)設置了“大戲院、梧桐、弄堂、夜上海”四大主題。“梧桐”主題特別有味道——以上海極具代表性的梧桐、四季落蔭和上海街道等元素,營造出了海上名媛打扮妥貼地走出洋房的景象。C館,也就是原東方商廈南東店,有“都市前沿、潮貨顏倉、探索發現、慢生活”四大主題,目標直指城市時尚潮流新地標。
第一百貨商業中心項目啟動時,為自己定了個“小目標”:要成為城市商業的新標桿。對店內近七成的品牌進行了更新,引入了眾多國內外潮牌,包括卡地亞、Lamer、CPB、YSL等品牌。還有一大批上海首店、中國首店入駐,比如位于C館的阿迪達斯亞太中心旗艦店,已于10月29日對外試營業。
6、英國高端百貨Liberty London聯手寺庫進軍中國市場
英國高端百貨公司Liberty London日前宣布,已和國內高端生活方式平臺寺庫簽署獨家協議,寺庫將負責其代理品牌在中國的業務。此次合作雙方將主要探索新零售模式下的智能零售應用以及由此產生的數據保存、挖掘和應用,提升購物體驗和銷售、降低運營成本并打造新零售門店。
英國百貨巨頭Liberty London創辦于1875年,坐落于倫敦西區攝政街。Liberty London的家具在倫敦被視為身份的象征,該百貨同時還開發Liberty London Collection系列配飾、絲巾、睡衣、室內裝飾品和文具。
借助寺庫入局中國,Liberty London看起來比瑪莎百貨更聰明。國際知名調研機構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寺庫目前已擁有中國及亞洲地區高端在線市場第一的市場份額。目前已與超過3000個高端品牌合作,是中國直簽奢侈品品牌最多的線上銷售服務平臺。
雖然與強勢奢侈品平臺聯手,但瑪莎百貨敗走中國的前車之鑒依然值得Liberty London參考。Liberty London在中國是否也會水土不服,還有待觀察。
7、125年歷史的西爾斯百貨將正式申請破產 曾是美國最大
西爾斯百貨正式提交chapter 11 文件,宣布破產重組。據消息人士稱,破產文件將會為門店瘦身,該公司將至少關閉700多間門店中的150間,同時至少保留300間,另外250間門店的命運則取決于與房東的續租談判。
擁有125年歷史的Sears Holdings Inc. 西爾斯集團近十年一直在銷售萎縮和巨額虧損中掙扎,自2011年以來虧損累計高達超過110億美元,六年間年銷售也倒退了60%。過去十年,作為最大股東和債權人的集團主席、首席執行官Eddie Lampert 一直自掏腰包將該集團從懸崖邊拉回來。分析師指出該集團每年需要逾10億美元才能經營下去。
Eddie Lampert 的ESL Investments Inc. 積極推動Sears Holdings Inc. 西爾斯集團開展更廣泛的重組。知情人士稱由于Sears Holdings Inc. 西爾斯集團的財務表現已不堪一擊,Eddie Lampert 的重組方案將難以獲得其他債權人支持,至少集團內部的特別委員會就抗拒該方案。現在雙方已達成一致,相信只有由法庭監督的破產重組才能為集團指明出路。
截至2018年2月3日的2017財年底,Sears Holdings Inc. 西爾斯集團的門店總數為1,002間,比2011財年底凈減少了3,000間門店。
8、國內首家無人百貨店Hi-Smart無人店落戶廣州正佳廣場
4月9日,首家無人百貨商店——“Hi-Smart無人百貨商店”在廣州正佳廣場四樓正式開業。據了解,該無人百貨商店是由生活買手店“嗨百貨”與無人店技術品牌“舒碼科技”聯手打造,致力于提升百貨商店的未來購物體驗。“Hi-Smart要做的是‘可觸摸的電商,有數據的實體店’”,舒碼科技CEO李虬稱,對標“線下版天貓”。
其內商品主打智能、家居等品類,共有近二十家網紅品牌,目前網易嚴選占比最高,還有科大訊飛、準兒、出門問問等智能產品品牌,魔鬼貓、蠟筆小新、獨角獸等IP產品。
據Hi-Smart工作人員介紹,Hi-Smart店內除了一名理貨員之外,沒有任何購買指引工作人員,“一個普通的消費者不用任何指導,就可以流暢地完成購物。”
“嗨百貨”是一家老牌百貨商店,在業內人士看來,其在正佳廣場的門店效益此前一直不理想,近年隨著正佳廣場人流量的增加逐漸開始有起色,但盈利模式仍不穩定。Hi-Smart的開業能否給線下百貨店帶來變革?
坐落于正佳廣場的黃金地段,首家“Hi-Smart無人百貨商店”不用擔心線下流量缺失,但大數據的積累靠的不是一兩家門店。接下來的門店選址如何保證在同樣的黃金地段中快速擴張?除了線下門店的引流之外,Hi-Smart小程序如何尋找線上流量?依靠百貨商店從線下到線上累積流量能否與互聯網公司從上至下獲取流量的速度抗衡?這或許是所有尋求線上線下融合的零售商要思考的問題。
9、銀泰35億拿下開元商業 阿里布局西北百貨零售
3月30日,西安國際醫學發布的一則公告稱,其子公司開元商業將100%股權轉讓銀泰百貨,交易價格為35億元。
根據公告,雙方將在會員數字化體系、商品數字化工程、新零售項目落地、場景改造等多個維度展開合作。
收購完成后,雙方會建立雙向互動的會員網絡體系,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進和服務,為會員提供折扣優惠,實現對會員的精準營銷。
去年以來,阿里在銀泰背后頻頻出手。
2017年12月13日,銀泰聯姻南京中央商場,成立新零售發展公司,首次將百貨業新零售方案對外輸出。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阿里輸出銀泰模式與南京中央商場戰略合作,銀泰將在金鷹大本營與對手短兵相接。如今,銀泰又從王府井虎口奪食,把西北王牌百貨商業“開元商業”納入麾下,曲線布局西北零售。
10、馬莎百貨將關閉天貓旗艦店 從此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剛邁入2018年,馬莎百貨便公布要關閉馬莎天貓旗艦店。自此,這家總公司位于英國倫敦的老牌百貨將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在京東平臺搜索“馬莎官方旗艦店”的關鍵詞后,已無相關服飾類產品,而天貓官方旗艦店更是在首頁打出了《閉店公告》,稱“因國際業務運營的策略調整”,官方旗艦店將于近期關店,同時啟動了低至2折的清倉活動。可見在其宣布關閉中國內地實體門店時強調的“中國內地客戶可以繼續通過天貓和京東兩個主要在線平臺購買馬莎的產品”的說法也后勁不足,“集團也將繼續評估維持中國內地線上業務最佳方式”并未奏效。
與此同時,馬莎百貨方面還宣布,已于2017年12月30日將香港和澳門零售業務出售給其特許經營伙伴Al-Fut-taim,Al-Futtaim將成為馬莎百貨在港澳的獨家特許經營商,由此也意味著,進軍中國10年后,馬莎百貨從此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
來源:聯商網 作者: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