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效果顯現 民資加速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
-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一直以來都是政策關注的重點。而近來,隨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不斷深化何落實,民營企業投資的信心不斷鞏固,民資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步伐也明顯加快,新能源、智能科技等成為民資投資的重點。
日前,國家發改委核準比亞迪公司作為優質民營企業發行60億元企業債券,募集資金則用于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以及電池及電池材料的研發,城市云軌等綠色產業項目。
不僅是比亞迪,發改委近期發文積極支持優質民營企業發債融資,并加大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滿足民營企業實際融資需求。
而除了中央層面,海南、河北、廣東、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已推出或醞釀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紓困基金政策,規模合計逾千億元。專家預計,這些紓困基金將主要聚焦于從事高新技術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民營企業。
有了政策的強勁支持,民間投資對新興產業的投資大位提高。而民間投資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推進了新興產業整體的向好。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日前發布了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增速持續快于總體經濟增速水平。而移動互聯網與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驅動我國數字創意產業爆發式增長。在這其中,民營企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2016年和2017年,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1.0%,高于同期規模以上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40%以上。2018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2個百分點。
2017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7%,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業務收入5.5萬億元,同比增長了近14%。信息消費從生活消費加速向產業消費滲透,成為創新最活躍、增長最迅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領域之一。
深圳日前發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政策,設立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安徽省則強調,要充分認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撐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增強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自覺性。
據了解,前三個季度,陜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1789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0.6%,同比增長10.4%。其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6%,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5%。而河北省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高新技術投資高速增長,增速達到27.1%,快于全省投資增速。其中民間投資增速加快,持續高于全省投資水平。
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發展研究院產業科技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陳志表示,隨著對民營企業支持政策的不斷加強和落地,大大激發了民間投資主體的創新活力。而民間投資、民營經濟作為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不斷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更加高效。
記者從發改委等部門了解到,未來將采取更有利措施推進民間投資發展,引導民間投資提質增效,更多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并將通過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同時,進一步運行好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拓寬創新創業融資渠道,優化政策環境,助推中小企業創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