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改革開放40年專題】今日縫機看臺州(中)
- 1988年生產的分離式手提封包機被商業部定點為“糧食包裝專用產品”,企業由此開始進入縫制機械行業。
- 1992年再次更名為“玉環中大工業縫紉機廠”,
- 1993年開始研發第一款工業縫紉機產品——曲折縫縫紉機,從而真正進入服裝機械行業。
- 1994年8月31日,企業改制成立“浙江中捷縫紉機有限公司”,開始了中捷的發展歷程。隨后幾年,公司依靠科技進步,發展迅速。
- 2001年經批準改制成立無區域股份有限公司。
- 2004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第一家上市的民營企業和浙江省玉環縣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當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
- 2010年銷售突破10億元,位居行業第一,
- 2013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
- 現在,中捷已成為先進的工業縫紉機生產企業,擁有先進的裝配、涂裝、鑄造、機殼加工自動化裝備,擁有行業內“省級研究院”和“省級工程院”兩大研發中心。
- 1994年,浙江中捷縫紉機有限公司成立。
- 1997年,中捷第一臺高速平縫機問世。
- 1998年,中捷與全球第一家縫紉機制造商“勝家”合作,成為其在中國的生產基地。
- 2000年,開始與國際知名企業德國百福公司實行技術合作,聯合生產。
- 2002年,希望工程中捷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 2003年3月,習近平同志視察中捷,對公司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同年,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
- 2004年,中捷股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為行業民營企業第一股和玉環縣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 2005年,中捷開始獨家贊助第1至第5屆“中國服裝品牌年度大獎”。
- 2006年,中捷榮獲“中國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榮譽稱號。同年,中捷與日本牧野公司簽約,投資1.3億元引進柔性加工線,這是中國縫制機械行業首條柔性加工線。
- 2010年,中捷全年營業收入突破10億大關,位居行業第一。
- 2014年,“中捷杯”全國縫制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大賽在武漢隆重開賽。該項國家級賽事至今由中捷獨家冠名贊助。同年,中縫協隆重舉辦成立30周年慶典,中捷榮獲“功勛企業”稱號;第十所中捷希望小學在安徽石臺落成;公司被授予“希望工程25年杰出貢獻獎”。
- 2016年,中捷全自動模板機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同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舉辦“十二五”創新大獎評選表彰活動,中捷斬獲創新引領獎、創新團隊獎、創新英才獎三大獎項。
- 2017年,中捷榮獲“中國輕工業專項能力百強企業”、“中國輕工業裝備制造行業三十強企業”、“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十強企業”稱號,同年,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頒發四項質量管理大獎。
- 2004~2007年是美機的調整期和轉型期。
- 2006年美機被評為“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LS-T1900高速電子套結機項目被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 2008~2011年,金融危機雖然帶來不小的沖擊,但是美機一直在蓄力,慢慢發展。
- 2012~2014年,是美機第一輪戰略躍升期。這期間,我們引進加工中心、電腦車機殼加工線,引進零件加工設備生產部分高難度零部件。根據自身在“機電一體化”方面積累的技術優勢,合理調整產品結構,實施質量提升工程,尤其是在特種縫紉機上表現突出。為了滿足不斷投產高端特種機新品的需要,在裝備方面的投入力度持續加大。
- 到2014年,企業已具備年產四十萬臺工業縫紉機的生產能力,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產銷規模上接近一流企業的水平。
- 2015~2017年是美機的第一個“三年規劃”,企業進入第二輪戰略躍升期。產銷規模步入一流企業行列。
- 2015年,美機收購了源于歐洲的自動化縫紉機品牌EUROMAC,開始專注于“兩褲”(牛仔褲和西褲)、“兩衣”(襯衫和T恤)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縫制技術。同時,加強縫紉機核心電腦控制系統的研發和生產,推出了“讓服裝企業用得起的智能化產品”。
- 2016年,Q系列、X系列、W系列全新一代美機家族精品橫空出世,給行業和客戶帶來無數驚喜和實惠。
- 到2017年,美機擁有200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多次榮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主持或參與起草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行業團體標準、“浙江制造”團體標準等20多項。作為中國最大的縫紉機出口品牌之一,美機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注冊了商標,并在這些國家建立了健全的銷售網絡并在十幾個國家設立了海外辦事處。
- 2018~2020年是美機的第二個“三年規劃”,企業進入“卓越期”。這個階段的發展目標是產銷規模躋身行業一流前列。公司將以信息化管理為抓手,不斷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高度融合,著力推行管理體系建設、流程再造,實施現代企業制度,打造優秀企業文化,促進美機不斷走向卓越。
- 目前,美機代表性產品有Q系列、X系列、W系列全新一代美機家族產品。
前世今生
和中國絕大多數民營企業一樣,中捷也孕育、誕生于改革開放這個偉大的時代,并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茁壯成長。中捷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一家鄉鎮企業——玉環縣陳嶼電子儀器廠,主要生產酸度計等檢測儀器。
國際化的設備、先進的科技,凝練成卓越的品質,成為集聚度高、產品科技含量高、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高、綜合實力持續提升的工業縫紉機生產基地,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臺。
歷史印記
在34年的發展進程中,中捷作為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的主干企業,創造了無數輝煌,贏得了無數榮耀。
續寫輝煌
全球服飾行業機電一體化設備解決方案運營商是中捷的戰略定位。建國際知名企業、創國際知名品牌是中捷的愿景。展望未來,中捷將始終堅持“品質成就卓越”的經營理念,遵循“共同的中捷、共同的事業”企業價值觀,努力將中捷打造成為全球服飾行業機電一體化設備解決方案運營商,為改善人類衣飾文化而努力奮斗。
新形勢下,服裝、箱包、鞋帽、家紡、汽車內飾等縫制行業急需智能設備代替傳統生產模式,提質增效迫在眉睫,眾多企業面臨著轉型與升級。
中捷科技作為縫紉設備的領軍者,走在行業前沿,率先將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變為了現實,為縫制生產企業提供了集“智慧”、“高效”及“綠色”于一體的智能設備,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中國的改革開放正進入縱深發展的高級階段。中捷的縫制設備產業正邁向自動化、智能化的新時代。
中捷人將高擎好技術、好品質、好服務的大旗,在新的發展道路上奮勇前進,續寫輝煌。
在人才缺乏、廠房簡陋、設備短缺的情況下,美機公司研發的第一款15-1平縫機于2001年推向市場。
起步之初公司經歷了一個相當困難的發展時期,由于產品質量不過關,市場舉步維艱。但美機人并未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公司組織技術、質檢部門認真查找原因,擬定改善措施計劃,認真進行技術攻關,進行產品質量改善。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產品質量逐步穩定,市場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
X系列智慧包縫機最高轉速達到每分鐘7500轉,效率比普通機提升35%,勞動強度卻降低了30%,擁有行業首創防傷害裝置、三光眼防切布、能吃厚、全自動、半自動等多種模式自由切換、多功能USB接口等行業領先技術,擁有多項核心技術發明。
W系列動力強,能吃厚,縫紉范圍廣,從薄針織到薄毛毯均能適用。
近年來,由于“三改一拆、環保及安全整治”淘汰了部分低產能企業,行業集中度大幅提高,美機在這一輪行業轉型升級中得到快速發展。
隨著“環保”“安全”整治的深入,從行業發展趨勢和格局變化看,縫制設備行業的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這也為美機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美機將緊緊抓住歷史機遇,躋身行業一流前列。
美機計劃在未來3年時間里,加大投入,進行產能擴大和設備改造升級系列裝備,進一步優化營銷系統和組織結構,同時加大人力資源投入和建設力度,力爭在2020年企業“二三規劃”末期實現年產值10~12億元,與行業標桿距離縮小;在2023年企業“三三規劃”末期實現年產值15~18億元,在行業中更具競爭力和先進性。
美機正在向“智能制造”企業穩步邁進,以制度化、流程化、精益化、數字化、信息化為重點抓手,全面提升公司現代化管理水平,利用信息化推進智能化管理,逐步打造縫制設備行業的“智慧工廠”。
偉大的改革開放在走過40年光輝歷程之后全面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展望未來,美機將與時俱進,勇立潮頭,續寫企業新的發展篇章。
我們將繼續專注工業縫紉機行業不動搖,高舉縫制機械行業“強國戰略”的大旗,樹立世界品牌意識,聚焦全球營銷網絡建設,力爭“十三五”期間躋身國際縫制設備行業前列,成長為全球性“智能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