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搬”來滄州的服飾小鎮
- 一年前,這里還是鹽堿荒地,而如今,變身成為占地3萬畝、總投資1016億元的滄州明珠國際服飾產業特色小鎮。73座現代化廠房全部竣工,400多家北京服裝服飾生產加工企業率先從200公里之外的北京搬到這里,干得風生水起。
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投資和體量最大的輕工生產項目,小鎮與位于滄州高新區的明珠國際商貿城220萬平方米終端賣場相呼應,致力全產業鏈承接,聯手打造服裝“夢工廠”。目前,已簽訂入駐明珠國際服飾產業特色小鎮的北京服裝加工企業4000余家,8000家北京商戶入駐商貿城且無一回流。北京批發市場和服裝加工行業這顆“大樹”逐漸在滄州扎根長大,滄州也由此成為北京疏解服裝經營和加工商戶落戶最多的承接地。
這樣神奇的小鎮,是怎樣“搬”來的呢?
實施“移樹工程”,推動全產業鏈承接
11月3日8時許,在明珠商貿城C座早市一樓,發完客戶需要的貨,北京太陽雨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美芳便開車來到了服飾小鎮。
李美芳原來在北京大紅門服裝早市經營,入行已20多年,這次隨北京4000余家早市商戶一起入駐滄州。隨她搬遷的,還有自己的工廠和家人。“工廠就在服飾小鎮,現在已經投產。”她笑著告訴記者?!斑@里離北京近,來到滄州后客戶基本沒有流失,經營成本算起來還比北京低一半以上。真正讓我們定下心在滄州發展,除了降下的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滄州給我們打造的服裝全產業鏈,給我們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機會?!?br />
“很早就有一個做服裝產業的夢?!表椖客顿Y方、滄州東塑集團董事長于桂亭說,服裝產業蘊含著蓬勃生機,穩定的市場需求和高附加值,使得這一產業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拓展空間。這次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有機緣承接北京服裝服飾產業疏解轉移,是生逢其時,不可辜負。
滄州承接服裝產業轉移,也一度面臨諸多困難。北京服裝產業有60多萬從業人員,布局分散,接觸起來工作難度很大;經過多年發展,北京服裝產業已長成一棵茂盛的“大樹”,如果不能整體疏解,拆分開來就是一堆“劈柴”;面對北京批發市場和服裝加工行業疏解,北京商戶成了各地爭搶的“香餑餑”,承接難度加大。
通過對北京服裝產業發展的深入調查和分析,滄州市委、市政府認識到:產業轉移,不是廠房、生產線簡單的“空間轉移”,而是要讓轉移成為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契機,實現疏解地與承接地的“雙贏”。北京批發市場和服裝加工行業的這棵“大樹”,是一個整體,只有在原有基礎上的轉型升級和鏈條拓展,才能讓這棵“大樹”在滄州找到適宜生存的“土壤”和“養分”。
基于此,滄州市委、市政府決定,以高新區和滄東經濟開發區為平臺,實施服裝全產業鏈承接。這一決定被形象地稱為“移樹工程”。
挖掘自身優勢,練好“內功”培育肥沃“土壤”
承接北京服裝產業轉移,滄州并沒有急于求成,而是先審視自身,做足功課。
滄州交通發達,到北京51分鐘,到天津22分鐘,到濟南45分鐘,在京津冀“一小時經濟圈”內。作為北京服裝產業重要承接地,滄東經濟開發區擁有大片鹽堿荒地,不長莊稼卻可以“長”工廠。建設小鎮所需大量的土地資源,在很多地方難以解決,在這里卻可以有效供給。
在面積2萬平方米的中華時尚產業研究院,世界頂級的服裝品牌和設計款式在這里匯集,進駐滄州的商戶和服裝加工廠的負責人,可以隨時到這里參觀學習各地服裝精品,并由專家對進駐服裝加工廠進行免費服務?!按蚱拼址懦薪拥摹е洹?,就要改變簡單的貼牌、代加工模式,首先要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庇诠鹜ふf,這里還聚集了韓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頂級設計團隊,不僅提供設計方案和技術指導,還能為企業優質產品進行推介。
北京圣瑤美服飾有限公司有著17年生產歷史,這次搬到滄州,短短幾年時間,已建立3個分公司、3個自主品牌。借助中華時尚產業研究院,圣瑤美公司與韓國的設計團隊進行對接,不僅收獲了寶貴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指導,還為企業優質產品拓展了市場。
“有一次韓國的設計專家到公司考察,一眼就看中了我們生產的服裝款式,一次訂購了幾千套,這也是公司簽訂的第一個外貿訂單?!惫究偨浝硗趿⒐f,明年公司將擴大生產,在建的3.7萬平方米廠房將投入使用,預計年生產能力達到40余萬件。
優化營商環境,留下產業、留住人心
北京商戶關春陽和妻子共同打理服裝生意,到滄州后,他們的門店面積擴大了一倍。
在決定從北京外遷后,他和妻子考察了許多地方,之所以選擇滄州,他們說:“主要是看中了這里政府的誠意、環境的優越和商貿城經營者的實力?!?br />
為了便利商戶經營,東塑集團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提供20年優先租賃權;商戶可選擇直接買斷成熟商圈的商鋪使用產權,前兩年免租金,物業費免一年,開業初期物流免費;開通全國各地往來商貿城的免費大巴車,協助商戶激活市場;更為貼心的是,商貿城準備了20萬平方米住宅,為首批入駐的北京商戶解決住房問題,在政府協調下,解決商戶子女入學問題……
商貿城開業初期,僅免物流費一項東塑一天最多就投入160余萬元,至今各項貼補已達到8億元,政策周期內預計要投入15億元。于桂亭說,“我們要為商戶打造‘第二故鄉’,為商戶的下一代,打造‘第一故鄉’?!?br />
放眼滄東經濟開發區,如今已是充滿希望的時尚服裝產業發展的熱土。小鎮項目規劃的藍圖正逐步落實,2萬畝綜合生產加工園區、1萬畝生活配套園區,具備承接京津地區服裝產業轉移的廣闊空間。項目建成后,將形成集產業聚集與服務、產業園區開發、服裝設計研發、面輔料一站式采購、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等于一體的專業化時尚服裝產業集群。目前,已有4000余家加工企業簽訂入駐協議,3000多個廠家等待入駐。
不止于此,占地500畝的滄東物流園已開工建設,10萬平方米的輕紡產品展示中心已基本裝修完畢,正在準備竣工驗收并交付用戶使用……至此,北京服裝產業集聚所需要素都在滄州“集結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