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也能成面料?來濱城區華紡看看這些高科技
- 為全面展現濱城區在新舊動能轉化、棚戶區改造、鄉村振興、文化旅游方面的發展特色,大力宣傳濱城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進一步擴大濱城區在全省的影響力,9日,“聚焦濱城看發展”山東媒體采風活動走進位于濱城區北鎮街道的華紡股份有限公司,參觀了面料車間、家紡展廳、智能立體倉庫、產品開發中心、紡織研究院,探營這里的高科技。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6年,目前主要經營職業裝面料、功能性面料、純棉蠟印花布、家居床上用品與服裝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客戶遍布美洲、歐洲、非洲、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42年的發展,華紡逐漸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
在展廳內,陳列著華紡的各式產品,不僅僅是面料,竹纖維的床品、深受兒童喜愛的卡通床品等家居床上用品和服裝也讓人耳目一新。走進華紡的面料車間,與以往的生產車間不同的是,每條生產線上只有寥寥數人,通過操控設定機器,一條條棉紗織成棉布,染色印花,成品上市。在智能立體倉庫內,“機器人”在上萬件倉儲物品中自動尋找和搬運貨物,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準確度,這是“智慧華紡”的一部分。工藝智控系統、生產計劃自動排程系統、物料智能配送系統“智慧華紡”建設,使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制造的特點得到充分體現,利用信息技術“嫁接”印染產業為企業帶來了深刻變化,華紡HFCPS中心、華紡-東華智慧紡織實驗室的啟動運行,給企業整體帶來了較大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鑒于華紡股份在“全流程印染過程數字化控制技術”方面取得的經驗和做出的突出貢獻,公司被國家科技部列為重點項目“全流程印染過程數字化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研發指定企業。
傳統的印染技術耗能高、耗水大、污染重,為此華紡先后三次對污水處理進行改建與擴建,實現完全達標排放。同時,大力研發環保技術、裝備、改進環保設備,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從源頭抓起,采用逐格倒流、逐段倒流,平衡配水,減少用水量。污水處理進行斷面控制,自動調節,穩定運行,并且30%以上的廢水處理后回用到生產。在工藝方面,棉織物冷軋堆染色、棉織物低溫漂白技術等一系列技術的開發應用,有效降低了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升了公司的環保水平。華紡也以在這方面的突出表現,成為“全國印染行業節能減排示范企業”。
目前,華紡與清華大學、東華大學等一起研究印染廢水近零排放的技術,并在很多關鍵技術方面已經取得突破。針對“綠色生產”,公司采用冷軋堆、生物酶退漿、低溫染色等技術以及使用高上染率等綠色生產技術,開發智能化生產技術,實現轉型升級,朝著“綠色高端”大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