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記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就此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勇敢地邁出了探索的步伐。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承接世界縫制機械產業轉移的良機,國際先進企業陸續到來,大量民營縫機企業借助工業縫制設備的產業春潮茁壯成長,漸漸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主力軍。這一過程中,行業徹底完成由家用縫紉機向工業縫紉機的歷史轉變,刺繡機、特種機研發生產逐漸嶄露頭角,產品整體向高速化方向發展。
— 大事記下 —
2003年
中捷、百福共同投資組建上海百福中捷工業有限公司。同年,“行業優秀新產品評選”工作展開,工業縫紉機被列入“中國名牌”評價目錄,行業中標準、上工、飛躍、中捷、寶石被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授予“2003年中國名牌”稱號。
2004年
上工股份收購德國杜克普,成為國內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標志。同年,中捷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開創行業內民營企業上市的先河。
7月,浙江臺州被授予“中國縫制設備制造之都”稱號,其工業縫紉機產值占據行業近三分之一比重,同期首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市場發展論壇”在臺州召開。同年9月,第一屆華南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SCISMA2006)在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這是行業首次舉辦區域展。
2007年
行業增長達到頂峰,實現年產量1780萬臺,刷新行業最高記錄。CISMA改為兩年一屆,鞏固全球縫制設備第一大展地位。同年11月,福建省縫制設備行業協會成立,寧波縫制機械行業協會成立。
2008年
1月10日到12日,“2008中國縫制設備展示會·印度”在印度班加羅爾國際展覽中心舉行,這是中縫協首次在海外舉辦展覽會。
2009年
全行業加快自主創新、深化結構調整。9月,河北省昌黎縣荒佃莊鎮被協會授予“中國縫紉機彎針之鄉”的稱號。同年,由中縫協主辦、標準冠名贊助的首屆行業維修工職業技能大賽成功舉辦,在行業中掀起一波學習技術和技能的熱潮。
2010年
行業產值、出口創歷史新高,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完成550億元。9月,“隧道式連續大型洗滌機組及高效縫制設備開發”重點項目課題申報指南由科技部正式發布,這是行業第一個國家級科技開發項目,它有力推動了行業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同年,行業啟動“質量提升趕超工程”,開展首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50強經銷商評選”活動,并在高校首次開設縫制機械行業專業課程,北京工商業大學設立了機械系統動力學建模與仿真、縫制機械機電系統設計、縫制機械噪聲測量與分析三門課程,成為行業人才培養的一次重要突破。
2011年
“縫制機械制造”正式成為我國國民經濟行業類別名稱。9月,“CISMA2011”在上海舉行。同年,商貿專業委員會制訂并通過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售后服務規范》,這是行業商貿領域首部行業性服務規范。
2012年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與全國縫制設備工業信息中心聯合出版英文刊《CSM(中國縫機)》,面對全球化市場環境,積極將充滿活力的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及其優秀企業和產品介紹給國外同行,促進行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行業的外向型發展步伐。
2013年
1月17日,上海惠工三廠正式更名為上海標準海菱縫制機械有限公司,其業務和“海菱”品牌正式納入標準股份業務體系和品牌架構。3月8日,上工申貝收購德國百福公司100%的股權。7月,上工申貝完成了收購德國凱爾曼特種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行業首次質量提升工程完成驗收工作,全面回顧和總結三年來行業開展直驅型電腦高速平縫機、普通五線包縫機質量提升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同年,CISMA2013在上海成功舉辦。
2014年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成立30周年,10月,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成立30周年慶典活動于北京隆重舉行。
2017年
1月19日,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5月26日,強信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掛牌典禮在臺灣地區證券交易所舉行。8月,杰克股份成功并購了意大利襯衫智造專家——邁卡公司(MAICA),這標志著杰克從“智能縫制設備制造商”向“服裝智能制造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升級走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同年9月,CISMA2017在上海成功舉辦。
7月3日,杰克與意大利威比瑪等三家企業在維羅納完成股權交割,最終成功收購擁有38年歷史、世界牛仔褲工業縫紉機領域的領軍企業——意大利威比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