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線上線下融合 個性化定制成趨勢
- 服裝市場形成兩大陣營,不同服裝市場均產生新業態
從整個行業中來看,中國的服裝品牌因為市場消費結構的改變,形成新的兩大不同陣營。第一大陣營是走高端路線的服裝品牌,這部分消費者是高收入群,他們對奢侈品和高檔品牌的消費能力正不斷增長,同時也更加講求服裝品質及購物體驗。第二就是走大眾路線的服裝銷售陣營,如Uniqlo、ZARA、H&M,將平價、時尚設計集于一身,特別受到年輕消費者青睞。
圖表1:中國服裝市場陣營
2017年中國女裝市場規模為9,232億元,年增長5.7%。其中,女裝內衣增長速度最快,達到7.8%。男裝消費市場正處于一個成長期。2017年中國男裝市場規模為5,346億元,年增長4.4%。其中,男裝內衣增長速度最快,達到6.5%。2017年中國童裝市場規模為1,796億元,年增長14.3%。其中,嬰兒服裝增長速度最快,達到17.2%。 圖表2:2017年服裝細分市場增幅(單位:%)
消費升級體現在服裝市場的方方面面,當前女裝、男裝、休閑裝等不同類型的服裝也產生了新的業態。 圖表3:各服裝細分市場的趨勢特征
服裝銷售渠道豐富,服裝專業市場為成熟分銷模式,網購市場線上線下融合、個性化定制成趨勢內地服裝的銷售渠道已由過去的百貨商店、專賣店、農村集市發展到倉儲商場、超市及連鎖銷售、專業服裝市場、郵購、電視銷售、網上銷售等多種銷售方式。
1.零售百貨商場
以往大型百貨商店是銷售服裝的主要管道,然而近年隨著電商興起,百貨公司的服裝零售額逐漸下降。數據顯示,百貨公司的服裝零售額由2012年占整體服裝市場的37%,下跌至2017年的22%。相反,服裝網上零售額則由2012年的7.5%,上升至2017年的29.1%。
圖表4:2012&2017年服裝銷售渠道比重變化(單位:%)
2.服裝專業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服裝專業市場已成為一種成熟的服裝產品分銷模式,已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并累積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全國主要服裝專業市場可分為3個區域——華南區域、華東區域、華北區域,這三片區域在服裝產品上各有倚重。
圖表5:服裝專業市場區域及各自特征
3.專賣店服裝連鎖專賣模式已經成為當今品牌服裝銷售的一種主要模式,不少企業都采用特許經營和直營相結合的聯營方式。這種方式既能彌補特許經營終端掌控不力的不足,又能有效避免公司投入資金過大的風險,而一些實力雄厚的大品牌往往喜歡采用直營的方式,以增強品牌的影響力。為了擴大知名度和提升形象,不少品牌也加大專賣店的發展力度。
4.服裝超市與折扣店
服裝超市與折扣店已成為服裝市場上一道新的風景線。超市供應的服裝在款式上往往不是最流行,但價格較實惠,品質一般也有保證。還有一些品牌服裝主要是想借助超市的人氣來提高知名度和提升業績。至于折扣店,則既有品牌優勢、又有批發市場的優惠價格。
5.店中店模式
多開在百貨店等大規模零售店內,時裝的店中店基本都是某一種品牌的專賣店,它的形式和管理比商店內其它柜臺自由一些,但也不是像單門獨戶那樣不受約束,需配合商場的整體運作。店中店的布置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以突顯品牌文化特色。大型商店巨大的客流量往往是吸引生產商進駐店中店的主要原因。
6.網購市場
中國網購市場已非常成熟,據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網絡商品零售市場規模達54806億元,同比增長2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15%。分析認為,中國服裝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1、服裝電子商務整體規模將穩步擴大,占據中國網購市場的絕對份額,服裝流動電子商務將迅猛發展;
2、服裝電商將加強自身“誠信度”建設,為消費者營造一個交易透明、支付安全的網購環境;
3、“店”與“電”相輔相成,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4、個性化的訂制服務興起,制造過程以消費者為導向,將根據消費者需求來進行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