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步驟實現工廠設備數字化
- 在工廠推進智能制造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工廠設備的數字化。讓工廠中的設備數據進行采集傳輸,打通設備、工藝與人之間的通訊橋梁,實現網絡化,讓各系統之間可以進行對話,然后再將工廠中的各個流程及環節進行銜接打通,實現工廠智能化。
那么,對于至關重要的工廠設備數字化,究竟需要經歷哪些步驟和環節才能實現?
1、對設備進行接入評估,確定數據是否可以被采集
一般來說,目前大多數工廠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能力,設備通過 PLC、CNC 等儀表儀器進行數據展示獲取,因此對于這部分設備來說,想要實現聯網,可以用工業網關進行接入。
以 Ruff 物聯網智能網關為例,Ruff 網關與車間設備 PLC 連接,并將數據進行協議轉化和處理后發送到云端,其中涉及到的主要連接協議包括 Modbus 等傳輸協議,而數據采集方式則包括通訊串口、以太網、RS-485等。
當網關進行順利的連接之后,網關的一端進行設備 PLC 數據的采集,采集到本地之后,網關會進行初步的數據篩選和處理,將由價值的數據再從另一端口上傳到云端或者客戶指定的服務器上,從而實現設備數據的采集和傳輸。
同時,也會遇到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工廠的設備完全沒有自動化的能力,純粹屬于一臺物理機器,如果想要實現聯網,則需要借助傳感器來實現,用傳感器來采集設備的各維度數據,再通過網關進行采集和傳輸。
2、設備數據聯網,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
當設備數據通過工業網關采集上傳到云端或者服務器之后,下一步驟就是針對這批設備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以設備寶為例,采集上來的數據可以立馬獲取工廠生產監控情況及設備異常告警信息,包括實時查看生產線的運行狀況及產量信息,實現對工廠生產狀況的實時監控。此外,工廠管理者也可以通過手機端遠程查看生產狀況,保證工廠的實時運行情況都被監控和管理。
除了生產信息獲取,設備的異常監控也可以通過設備聯網實現。聯網之后,通過物聯網技術手段,可以將設備的各項標準參數數據進行監控,超過標準范圍的異常數據將被預警,管理者通過手機端獲取異常預警通知,從而避免意外故障帶來的生產損失。
目前,大多數工廠都選了IoT 云平臺來存儲及處理設備數據,例如百度云針對物聯網領域推出的天工物聯網平臺,就是一站式全托管的物聯網云平臺,實現設備數據的處理計算、存儲以及可視化的展示與分析等。
而如果客戶針對設備數據具有高度安全性保密性要求,也可以采取私有化部署的方式,進行數據的存儲與管理。
3、終端化設備數據展示,實現工廠管理數字化
設備數據從 PLC 到網關,再從網關到云端,最后云端經過處理分析之后,再把數據展示到終端設備上,比如手機端、PC 端、LED 大屏等等。
當數據通過云平臺的分析處理之后,我們通常可以獲取工廠生產統計信息、生產效率信息以及工段或車間數據對比等工廠生產信息。
以生產統計為例,工廠管理者可以通過手機端的 APP 獲取到生產效率統計信息,包括設備生產線的開機率、停機時長、停機次數等實時統計,從而判斷工廠生產效率水平及影響生產效率的原因。
其次可以獲取工廠產量統計信息,包括生產產量、良品率以及各個班組、產品規格等實時精確統計,保證生產計劃的實時交付及工人考核的精確性。
目前,終端數據展示主要以手機端和 PC 端兩種形式為主,在一些工廠的車間及生產線上,也會有生產看板大屏,工廠管理者既可以通過手機端進行實時查看工廠各項數據,也可以通過現場生產看板進行當前生產數據查看。
“不管是企業上線 MES 還是實現智能化,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傳統設備的升級或者數字化改造,只有將工廠中設備以及生產過程的數據進行采集獲取,才能實現工廠信息化管理,數字化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