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工匠精神叫響鄭州服裝品牌
2018年10月27日—28日,由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承辦、鄭州市服裝協會和河南工程學院服裝學院協辦的服裝制作工競賽在河南工程學院服裝學院開賽,拉開了鄭州市第四屆職業技能競賽一類競賽的帷幕。
河南工程學院副校長董浩平、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杜設亮、鄭州市人社局高訓中心主任郜炳軍、鄭州市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晉福新等出席開幕式。大賽裁判長由河南工業技師學院教育教學專家、服裝大師孫洪平擔任。
鄭州市第四屆職業技能競賽的目的是推進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深入實施,認真落實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18年度鄭州市百萬職工技能比武活動方案》工作部署和《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鄭州市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鄭政辦〔2016〕73號)及相關文件要求,鼓勵和調動各行業人員學技術、練技能的積極性,努力造就一支適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
校企選手同競技各路豪杰掰手腕
按照《2018年度鄭州市百萬職工技能比武活動方案》工作部署,結合競賽場地考察情況,鄭州市職業技能競賽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開展10個市級一類競賽和10個市級二類競賽。
市級一類競賽的10個職業(工種)分別為:服裝制作工、汽車維修工、電梯安裝維修工、叉車司機、中式烹調師、電工、茶藝師、數控車工、砌筑工、焊工。
鄭州市第四屆職業技能競賽各職業(工種)按照國家高級職業(技能)標準設置競賽項目和組織命題。服裝制作工競賽考核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均實行百分制。理論成績占總成績的30%,實際操作成績占總成績的70%;理論成績和實際操作成績均達60分以上為“雙合格”。
來自鄭州市各縣(市、區)的54名選手組成14個隊伍參加競賽。鄭州市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晉福新在致辭時說:本次競賽參賽選手中企業選手占三分之二,來自領秀服飾、云頂服飾、畫眉服飾、美芙妮服飾、鑫源制衣、宏運服飾等企業和風度、創牌等設計工作室;院校選手占三分之一,有鄭州財經技師學院、鄭州商貿技師學院、鄭州交通技師學院等大、中專學生,還有黃河科技學院、河南工程學院等本科院校學生,年齡最小的18歲,年齡最大的52歲,企業選手和院校選手同臺競技,充分體現了全民技能振興的氛圍,突出以競賽為產業服務的宗旨。
為支持服裝產業發展,保證比賽順利進行,鄭州玉泉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向大賽場地提供方河南省工程學院捐贈價值5萬元的縫紉機。
1小時150道題 8小時精心制作
根據競賽規定,比賽分理論和實際操作兩項。理論題從1000道題庫中隨機抽取150題,要求選手在1小時內完成。54名選手分在兩個教室考試,每個考場兩名監考老師,有監控、有攝像、有督導巡視,考場嚴格程度、內容難度不亞于高考。考試結果出來后,70%以上的選手成績合格,其中80分以上24人。
實操環節,從提供工業樣板到裁剪、完成縫制都要獨立完成,每個選手的操作時間是8小時,這是考驗每個選手真本事的環節。
在整潔明亮的服裝學院實訓中心,50多個工作間內,縫紉機、裁臺、熨斗等工具一應俱全,裁判長一聲令下,選手們開始進入構思、制作過程,人人全神貫注,個個拿出看家本領。
這里,聚集了鄭州市服裝制版、工藝方面的高手,也從側面反映了鄭州服裝產業生產技能的現狀。
服裝產業是鄭州市七大支柱產業之一,注冊企業2700家,2017年工業產值230億元。有夢舒雅、婭麗達、渡森、太可思、逸陽等8個“中國馳名商標”,30多個“河南省著名商標”;還有銀基、錦榮、錦藝等十幾家專業紡織服裝市場。
鄭州女褲曾和鄭州速凍食品一道成為鄭州的兩張民生產業名片,“中國女褲看鄭州”叫響大江南北,曾創造出鄭州女褲輝煌的十年。
2018年,鄭州市服裝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確立以“十年,讓鄭州服裝飛起來”為愿景,以“時尚、綠色、創新、責任”為宗旨,大力推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打造“鄭州女裝”名片,致力開創中國女裝“三州一圳”(廣州、杭州、鄭州,深圳)的新格局,以女裝為重點,引領褲裝、男裝、職業裝及外貿、加工等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鄭州市工信委副主任杜設亮表示,鄭州服裝產業目前正處于從單品女褲向系列女裝轉型,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從鄭州制作向鄭州創造邁進的時刻,要以此次競賽為契機,大力推動鄭州服裝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匠心傳承不息 80后工匠挑大梁
經過27日和28日兩天的理論和實操比賽,來自鄭州創牌版型技術中心的劉增產獲得比賽第一名、鄭州商貿技師學院的姜彩納獲得第二名、鄭州創牌版型技術中心的成曉丹獲得第三名,分別獲得現金獎勵30000元、20000元、10000元人民幣,并被納入鄭州市高技能人才庫管理,優先推薦參加國家、省市級高技能人才和相關榮譽稱號評選表彰。
比賽中,28名選手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雙合格,按照規定核發國家高級技能(三級)職業資格證書。
二七區隊、高新區隊、河南工程學院隊分獲團體總分前三名。
從比賽結果也很欣喜地看到鄭州服裝匠心精神傳承不斷,前三名的選手都是80后,前十名選手有5名是80后,獲得第六名的馬銘蔚還是河南工程學院服裝學院的學生,出生于1997年。
以總分92.73獲得第一名的劉增產出生于1981年,有十幾年服裝工作經驗,畢業于東華大學制版工藝專科,在杭州和鄭州的服裝企業工作多年,現在與人合伙開辦版型技術中心,為企業制版并培訓制版技師。以91.53排名第二的姜彩納出生于1988年,而立之年的她現在是鄭州商貿技師學院的版型結構教師,她從服裝廠機工做起,然后到企業做車間管理,如今又執起教鞭教學育才。
這次參賽的企業選手也表現優異,他們在工作緊張、備考時間少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如冰冰服飾的謝冰、云頂服飾的張志軍、鑫源制衣的王宏瑞、畫眉服飾的范翠麗、領秀服飾的張永富、美芙妮服飾的江親義、宏遠制衣的高寶梅等選手都進入了“雙合格”名單。
大賽裁判長孫洪平高度評價了這次服裝制作工競賽,她說,近幾年的比賽一屆比一屆好,今年的競賽參與面廣,從院校到企業,從技校生到本科生,獲獎選手水平高,不弱于優秀省市的參賽水平。但從參賽選手整體水平也不難看出,鄭州服裝產業的生產技能水平還有待提高。她說,服裝品牌的核心依然取決于質量,鄭州服裝要想站上產業第一梯隊,必須從源頭上狠抓質量,大力開展技能水平提升活動,努力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隊伍。(記者 陳輝 通訊員 王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