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成就之古代紡織
- 中國古代紡織經歷了漫長而輝煌的歷史,原始的葛麻、質樸的棉、奢華的絲一一粉墨登場,演繹了一幕幕精彩絢爛的錦繡畫面。從傳說中養蠶、取絲的鼻祖--嫘祖到改良紡織機械的馬鈞,到傳播棉紡技術的農婦---黃道婆,到傳世巨著--《天工開物》,中國古代紡織史不斷被改寫,成就了異彩紛呈的輝煌成就。不同于質樸無華的傳統農具史,不同于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史,也不同于六畜興旺的畜牧史,中國古代紡織史更多了些色彩和絢爛,更多了些華美和溫暖。
在長期的紡織生產實踐中,人們發明創造了很多棉紡織加工機械。從最初軋棉工序中使用的脫籽機;將脫籽后的棉花彈松用的椎弓;用來紡紗、拈線的最原始工具--紡專到手工機器--紡車(始稱緯車);后經過改進出現的腳踏紡車;便于棉紗后加工的繞錠架、經車、經床;以及織造工序的織布機等。從紡織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出中國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堅韌勤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