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781平頭鎖眼機斷線故障的排除方法
重機781平頭鎖眼機長時間使用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故障,怎樣維護好機器及發現和排除機器故障,是維修人員最頭痛的事,這要求維修人員不僅要了解和掌握機器的結構原理,還必須善于分析故障產生的原因和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才能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行。
斷線是機器在縫紉過程中最常見的故障之一,產生斷線的原因很多,如:有操作工使用不當,有維修不當致使機器的有關位置搞錯。另外機器長期使用造成零件磨損等,都可能會造成在縫紉過程中出現的斷線故障。下面就重機781平頭鎖眼機斷線故障。1:機器起針時出現斷面線
機器剛起動就斷面線,這種縫紉故障出現的不多,一般機器在出廠前都經過嚴格的試縫,由于運輸過程中出現碰撞,或安裝不合理,造成機器剛起動就出現斷面線故障。
⑴踩動啟動踏板或者用手把制動架(B2604-771-000-A)向后推,使制動架上的制動定位塊(B2653-781-000)鉤住鎖定板(B2607-761-000),轉動上軸使針桿下降到最低位置,用量規檢查針桿的下端面與針板的上平面的距離是否為11.9mm。如果做針織面料針桿應下降一點(注意針桿要在針板中心),然后針桿上升到13.6mm,旋梭尖到達機針中心,并且旋梭尖與機針中心的間隙為0.05mm。上述兩項如果都在規定的范圍內,再檢查機針柄是否裝在針桿裝針孔的孔底,應按標準要求重新進行調整。
⑵檢查上軸、立軸和下軸上的兩對傘齒輪咬合的累積間隙,這一間隙最終反映在最末一級的下軸傘齒輪上,如間隙過大會使旋梭在上軸轉動之后才開始轉動,這樣就會延遲旋梭的勾線時間。原則上傘齒輪咬合的間隙越小越好,但不能過緊(無齒輪間隙),否則會加劇齒輪的磨損,同時會出現較大的噪聲和引起轉動不平穩。檢查方法:一只手抓住上軸的皮帶輪,一只手抓住旋梭反復搖動,鑒別齒輪的間隙是否大于1mm,再檢查上軸、立軸和下軸的軸向竄動間隙是否在0.05mm范圍之內。如果傘齒輪的間隙過大,可旋松傘齒輪上的緊固螺釘,通過軸向移動進行調整,然后擰緊緊固螺釘。調整時,使被調整的那只傘齒輪與其咬合的傘齒輪不要脫開,這樣不會使兩齒輪錯位,否則就會發出噪聲。
軸向間隙的調整,可旋松軸套上的緊固螺釘,把所要調整的軸套輕輕地向有間隙的一邊敲擊,使軸套軸向移動可把間隙消除,調好后再擰緊軸套上的緊固螺釘。
⑶檢查面線壓線器的壓力是否正常,周期的松線和壓線時間是否準確,前后壓線器的夾線板接觸是否嚴密,若有不符合要求和失靈,可按標準要求進行調整,使壓線器不但壓線自如,時間正確,且壓線張力均勻。
⑷檢查機針裝的方向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機針是否裝到針桿裝針孔的孔底上,穿線的順序、位置是否符合使用說明書中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應調整到合理的位置。
⑸檢查一下針桿行程是否在規定的尺寸范圍,該機的針桿行程是34.6mm,偏差為0.5mm。造成不符合規定尺寸的原因是:針桿曲柄上的挑線曲柄定位螺釘沒有定在挑線曲柄的定位平面上,或者是定位螺釘松動,使挑線曲柄失去正確位置。上述原因出現極少,一旦出現,調至正確位置即可解決。
⑹擺針時間不正確,平頭鎖眼機與平縫機不同,它除了針桿要作往復直線運動外,還要作間歇的擺動運動,如果擺動時間不對,也會出現剛開機即斷面線。調整方法:按規定標準進行調整。
2:正常縫紉過程中斷面線
重機781平頭鎖眼機正常縫紉時,由低速轉向高速縫紉,或者是加固縫和改變縫制針位時,往往容易發生斷面線的故障。造成正常縫紉中斷面線故障的原因很多,下面筆者分別講解造成機器在正常縫紉中斷面線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⑴檢查底線、面線的張力調整的是否合適。縫線的張力要根據縫料的差別,縫線的粗細及其他一些因素而改動,如果說某種縫料,某種縫線就可以定出縫紉的張力,那將是十分困難的。在實際使用中,都是依據縫紉出來的線跡來調節底面線的張力,一般底線在60~80g之間,面線在120~200g之間,使之能得到正常的線跡。
⑵檢查機針和縫線的配合是否適宜,特別是縫線的選擇,一定要按使用說明書中規定的要求,既面線用左旋線,底線用左、右旋線均可。
⑶檢查機針是否彎曲、變形,針尖是否變毛、變鈍,針孔是否有毛刺。檢查機針,可將機針放在縫紉機臺板上,用手指按住針柄滾動,觀察針尖與縫紉機臺板之間的間隙是否時大時小,如果時大時小,說明機針已彎曲,需要更換機針。檢查針孔是否有無毛刺,可穿進一根縫線,來回多拉幾次,看縫線是否會被割斷或拉毛,如果不符合要求,應更換機針。
⑷旋梭的質量是影響縫紉性能好壞的關鍵,出現斷面線的故障與旋梭的質量有直接關系。檢查方法:取下旋梭,用手輕輕地轉動旋梭,一般轉動輕滑,無明顯地響聲,軸向